【觀察】台灣被納入「第五個現代化」規劃 北京對台工具箱再出招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繼去(2018)年出台的惠台31條措施,2019年11月4日大陸國台辦和國家發改委等20個有關部門再推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涉及了對在陸台企和台人提供進一步的同等待遇。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於11月4日在南京的兩岸企業家峰會上致詞時,宣佈國台辦剛對外發布的對台26條措施。(中央社)

綜觀這26條對台新措施,陸方的解讀是貫徹習近平今(2019)年初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的講話,以及甫落幕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也是已經實施了一年多的31條措施的延續。

事實上,31條措施出台後,大陸各省市紛紛推出了廣招台人的優惠細則,在中央的大政方向上競相加碼。此次新推出的26條措施,不少內容都是陸方已經在做的項目。其中包括最受人矚目的,台人可在大陸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這一項在過去並不乏前例。如今正式由官方形成白紙黑字的文件,對台灣的宣示效果更為顯見。

除了26條的細項之外,更為值得探究的,其實是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推出對台新政?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強調要「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製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隨後即體現在最新的對台26條措施。(新華社)

首先,2019年10月31日中共四中全會發佈會議公報,其中13個「堅持和完善」重點突出了服務型政府、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會治理制度等,作為中國大陸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在《香港01》概括為「第五個現代化」的內涵中,中國大陸在器物層次的現代化基礎上,將進一步落實精神和社會層次的現代化,把人民生活的「小事」視為完善「制度治國」的「大事」。

相隔不到一個星期,大陸國台辦和相關部門推出的對台26條新措施,在相當程度上對應了中共四中全會在「第五個現代化」的開綱列線,無論在涉及台企的融資貿易救濟、出口信用保險、進出口便利、標準制訂等政策,或是涉及台人的領事保護、交通出行、通信資費、購房資格、文化體育、職稱評審等面向,基本上都涵蓋了台灣人與大陸「融合發展」過程中面臨到各種經營或生活細節的優化。而且有別於過往經驗,國台辦在政策出台當天,立刻在網站上發出了「逐條解讀」。

也就是說,台灣被涵納進了北京「第五個現代化」的規劃之中,試圖從制度優勢著手,開展出一條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方法、新途徑。

美國參議院10月29日一致通過《台北法案》,要求行政部門採取積極行動支持台灣與全球的外交關係。(Reuters)

其次,對北京來說,「第五個現代化」也是中國應對中美結構性矛盾所給出的一劑方案,兩岸之間的競逐其實就是中美角力的縮影。同樣在今年10月底,美國參眾兩院以極快的速度通過了《台北法案》,被視為美台關係進一步緊密提升的象徵。然而,《台北法案》關於台灣外交和國際參與的核心內容,卻都未要求美國國務院提出報告;關於《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階官員訪台的部分,對於行政部門更是無約束力,如同《香港01》此前所評論的:「只剩口惠」。

以現實的觀點來看,美國和北京在2020年台灣大選前夕分別推出了《台北法案》和「26條措施」,當然都有在台灣施加影響力的意圖,都是各自「介選」的「陽謀」,不像台灣陸委會和其他部門所描繪的那般「陰謀」。

北京從對台的「工具箱」裡拿出工具,接連出招,就看台灣政府如何以對。(VCG)

那麼,接下來值得問的,就是僅有「口惠」或是「務虛」的《台北法案》,會否像過去美國在台灣歷屆大選中發揮那麼大的影響力?當《台北法案》遇到了「務實」且細化到台灣人生活細節的「26條措施」,何者更能在台灣民眾心中發酵呢?

平心而論,北京新出台的「26條措施」,當然是其解決台灣問題工具箱裡的其中一項。以中國大陸在兩岸關係所處優勢及其發展實力而言,箱子裡能拿出的工具既有硬也有軟,在緊縮與紅利之間,加壓台灣社會直面兩岸未來何去何從的大問題,2020年的大選只是其中一個節點而已。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大可以從「統戰陰謀」來詮釋「26條措施」,也可以站在自由民主和印太戰略的立場大加擁抱《台北法案》。然而,北京出台「26條措施」意義在於,兩岸政治上雖有大大小小的磕絆,但民間社會的關係卻越發緊密,如果北京循著「打鐵還須自身硬」的思路發展「第五個現代化」,而美國則是在選舉制度與普世價值方面持續對台灣發出號召,台灣在中美虛虛實實之間的擺蕩,難保不會發生意料之外的轉變。這恐怕才是北京那個工具箱令人難以輕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