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外交彪悍與軍事温和 中南海軟硬兼施背後的謀劃

撰文:王新
出版:更新:

1月5日,正當德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要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排除出5G建設搖擺不定的時刻,有西方媒體稱,中國駐柏林大使館負責經濟商務的外交官王衛東,曾對官媒《環球時報》稱:如果排除華為,德國在華企業將承擔後果。
這則號稱「中國外交官威脅德國」的新聞目前暫未檢索到新聞源,但是關於中國「戰狼式外交」的話題則因此再起。

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1999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江胡時期(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和胡錦濤執政時期)每當中國遭遇他國「霸凌」,「中方抗議」、「中方強烈抗議」曾經是中國外交官員給民眾留下的唯一印象。民間為此紛紛給中國外交部「寄鈣片」。2007年12月,被民間貼上「中國最大鴿派」標籤的中國外交學院前院長、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自己的新書發布會上談及此事時,曾因此事為中國外交官員叫屈。

中國前外交部長吳建民在世時,曾被一些人冠以「鴿派」的身份。(VCG)

如今,隨着中國內外國情以及中國外交戰略的的改變,中國外交官在國際輿論場域愈趨活躍,尤其是在爆發貿易戰的中美之間,兩國官員的激烈交鋒時常上演。2019年12月11日,在談及華為與丹麥法羅群島簽署5G協議中的美國因素時,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兼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發言就被指為典型的「戰狼式」風格。當時華春瑩質問提問題的記者,「你是不是覺得中國還處於這樣一個時代?」華接着說,「美國可以滿世界抹黑、攻擊、打壓中國,而我們連名字都不可以提,更不能還嘴……我告訴你,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呵呵」一度引發網絡熱議。(長安街知事)

類似於這樣「剽悍辛辣」的回擊方式,整個2019年在中國的外交群體中動輒出現,甚至被認為是一種風格的形成,中國官員「戰狼式外交」之說由此出現。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對此尤為關注,BBC甚至在2019年12月27日專門發文《中國外交官的2019推特「元年」,行文風格酷似特朗普》,批評之聲由此而至,而批評的理由無非是這種中國外交官員的表達方式有違「温文爾雅」的不成文要求,甚至「(中國)外交部推特帳號常使用大寫字母與感歎號以示強調,讀起來自帶咆哮效果。」

鴿派還是鷹派?並無定論

被媒體稱為中國「外交教父」的中國前外交部長錢其琛,一向温文爾雅。1989年六四事件之後,中國一度受到西方國家的孤立和封鎖。為了突破外交封鎖,1991年11月,面對訪華的時任美國國務卿貝克的諸多要求,錢其琛在盡力為國家利益爭取的同時,保持了禮貌克制。當年11月17日,錢其琛與貝克展開了最後一輪談判。據稱當時談判異常艱苦,從中午一直談到下午5點半,中美官員的交鋒被當時的中國外交部長助理沈國放形容為「白熱化」。有資料記錄當時的場景稱:一度,貝克收起文件夾,起身說不談了。錢其琛則一動不動地坐在談判桌前,面帶微笑地看着他。兩分鐘後,貝克又坐了回來。

錢其琛(左)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外交的泰斗級人物。 (圖源:VCG)

在很多人看來,外交官員似乎就是要和風細雨,每時每刻都是禮貌細緻,但是其實並不如此。就如正在與中國進行貿易戰的美國,其現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就以「鷹派中的鷹派」著稱,2019年8月27日,蓬佩奧在出席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在印第安納州舉辦的一場活動上說,美國「不能對朝鮮的流氓行為視而不見」。雖然有觀點稱蓬佩奧的語言不符合外交官員常有的禮貌原則,但是誰又能說蓬佩奧必須因此被去職?

可見外交風格並無定律,國際規則中對於外交官員的言行也並無特別規定。所以,和風細雨是一種外交方式,而強硬風格也並不鮮見。

有效溝通才是硬道理

外界之所以開始對中國外交官員近年來的強硬作風反應頗大,不過是因為從鄧小平時代實行「韜光養晦」的外交戰略開始到此後的三十多年時間當中,中國外交系統官員,以及對外派遣的多數大使,多是從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外國語大學等培養高級翻譯官的院校畢業。翻譯官轉任外交官,給外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是「保守穩健,謹慎入微」。

而到了十八大之後,中共現任總書記習近平將對外戰略從韜光養晦調整為積極有為,在結合中國經濟體量增大,加之中國開始積極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這種轉變對已有世界格局的觸動已經發生,且引發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忌憚和懷疑,美國開始從多個領域開始對中國施壓,尚未結束的中美貿易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在外交戰略上開始走「積極有為」路線。(Reuters)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中國繼續江胡時期的温文爾雅,保守克制,在外交上很有可能陷入處處被動的尷尬局面。就如房間裏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中國的改變與強大無法隱藏,那不如直面一切。

種種因素合力作用之下,中國外交官員作風開始強硬。比如,2019年11月底,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受訪英國BBC,主持人薩克就香港局勢以及民主問題質疑中國時,劉曉明打斷記者,直接質疑記者「你去過中國嗎?」這場被稱為激辯的採訪過程,得到中國民眾的讚賞,卻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

劉曉明的表現是對還是錯?雖然答案不同,都離不開作答者從自己的利益立場出發。而對於外交來說,最重要的是有效溝通——即了解他國的意圖,表達己國立場。

外交強硬與軍事低調的可能效果

與外交官員近年來愈發強勢相反,中共軍隊高層對外交往時似乎愈加温和。2019年11月28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表示,中國軍方希望中美雙方把握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大方向,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務實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切實將兩軍關係打造成為兩國關係的「穩定器」。

這種外交高調與軍事低調的搭配,很有可能是中共高層的又一種戰略選擇。畢竟外交上的強勢,即便造成衝突也不過是口頭交鋒和媒體之間的輿論戰。而軍事上的強勢,則很有可能擦槍走火。

就如2016年的中美兩軍南海對峙,美國列根號和斯坦尼斯號兩艘航母,加上護衛艦、導彈驅逐艦10艘左右,各類戰機約150架擺陣中國南大門,而解放軍北海、東海、南海三大艦隊精鋭盡出,4名上將(當時的海軍司令吳勝利、政委苗華,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冠中和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齊聚南海,這種情景之下,任何一方的挑釁動作過了紅線,就可能引發兩個大國的海上戰爭。

所以,中國選擇外交高調和軍事低調,可以避免外交摩擦加劇,甚至可能為中國的經濟和軍事發展再爭取幾年的發展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