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不是新型「閉關鎖國」 學者:提振內需不等於把外需搬回國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今年5月以來,中央多次提到「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人質疑稱「國內循環根本支撐不了經濟,會帶來『內捲化』(involution)」,甚至聯想到了「閉關鎖國」等。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把「國內大循環」看作「出口轉內銷」和「新型閉關鎖國」是嚴重誤讀。

國內大循環目的:提高國內經濟運行效率

劉元春近日接受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公眾號「俠客島」訪問,他被問到怎樣理解中央提出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時稱,上世紀80年代,中國提出的發展策略是市場、資源「兩頭在外」,是一種外向型的經濟格局,支撐了經濟長期快速發展。但現在「兩頭在外」的思路顯然無法延續下去了,因此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應時而生。

他指出,有人把「國內大循環」看作是「出口轉內銷」,甚至是「新型閉關鎖國」,這是嚴重誤讀,把「國內大循環」簡單化。劉元春解釋稱,一方面,國內大循環指向「提振內需」,但並不等於把曾經的外需「搬回」國內。另一方面,國內大循環的提法側重在提升產業水平、技術水平、打破行業壁壘上,目的是讓國內經濟運行效率提高,這些都需要在開放經濟的體系下完成,旨在構建更安全、更有彈性的供需體系。

7月14日,一批外貿集裝箱在江蘇連雲港港集裝箱碼頭裝船。(新華社)

「後疫情時代」需求復蘇慢於供給復蘇

同樣接受了採訪的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經濟活動分為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四個環節的循環往復,形成經濟大循環。國內投資和消費等內需,可視作國內循環;淨出口對應的外需,可歸為國際循環。在他看來,作為主體的國內大循環包括擴大消費、進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彭文生指出,改革開放40多年間,中國經濟幾乎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擴大財政支出、使用低利率或減稅政策支持投資這三種增長模式發揮到極致,日益舉步維艱。

加上今年受新冠肺炎衝擊,彭文生說,與沙士(SARS)相比,新冠肺炎傳染力更強且容易反復,這就意味在「後疫情時代」,各國經濟即便走向復蘇,也面臨需求復蘇慢於供給復蘇的態勢。對已經受儲蓄過剩困擾的全球經濟而言,這無異於雪上加霜。在這種背景下,對大型經濟體而言,依靠貿易順差化解儲蓄過剩是不現實的,更切實的選擇就是擴大內需。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世界經濟低迷、大國衝突日益加劇的宏觀背景下,全球產業鏈和治理體系正在加速重構。(新華社)

他也強調,以提振內需為核心的國內大循環並不意味要「封閉」,甚至不是有些人說的封閉「內循環」。封閉運行對經濟的真正打擊不在於損失需求的量,而在於拖累生產效率。

「強調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恰恰需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內,這意味進一步放鬆管制,打破行業准入的壁壘,推進國企改革、促進競爭中性,通過強化內部競爭提升效率;對外,這需要加大開放力度,通過外部競爭,推動效率提升。」

(節選自《俠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