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年首場發布會 回應地產、中美、數字人民幣等熱點問題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1月18日,在開年首場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共同出席,回應了貨幣政策、房地產、數字人民幣、宏觀槓桿率、人民幣匯率等諸多市場關切的熱點問題,訊息量很大。

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1月19日報道,劉國強介紹說,2021年基於中國經濟增速前高後低的形勢變化,人行強化跨周期調節。

2021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較多,人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用好再貸款和兩項直達工具,優化存款利率監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在引導貨幣信貸增長回到常態的同時,着力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2021年下半年,國內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人行統籌做好跨年度政策銜接,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包括:7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9月,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11月,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和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12月,再次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1年期LPR下行0.05個百分點;將兩項直達工具轉換為支持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等。

劉國強表示,2022年,人行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重點將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一是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二是保持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三是保持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房地產:融資等行為逐步回歸常態

去年下半年,恒大等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顯性化,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新情況、新變化,人行等金融管理部門採取了一些措施,目前效果如何?

鄒瀾表示,受此影響,房地產各類主體避險情緒上升,金融機構也出現了短期的應激反應。針對這一情況,金融管理部門第一時間採取應對措施,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出險企業風險化解工作;二是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三是出台《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導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持風險化解和行業出清。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

鄒瀾指出,從數據看,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餘額52.2萬億元,按年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按年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下一步,人行將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宏觀槓桿率:保持基本穩定

2021年,穩槓桿促增長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宏觀槓桿率預計如何?

劉國強表示,2021年中國宏觀槓桿率為272.5%,比2020年末低7.7個百分點,槓桿率已連續五個季度下降。影響宏觀槓桿率有分子的因素,也有分母的因素,分子就是總債務,分母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是說宏觀槓桿率是總債務除以GDP。從分子看,2021年總債務水平總體平穩,作為分母的GDP明顯擴大,增長較快,特別是跟2020年比,GDP增速大幅加快,這對降槓桿作用非常突出。中國疫情防控得力,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韌性不斷增強,這些因素髮揮出來,GDP增長就比較快,分母大了,宏觀槓桿率就下來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劉國強預計,2022年宏觀槓桿率仍然會保持基本穩定。當前宏觀槓桿率持續下降,為未來金融體系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創造了空間。宏觀槓桿率五個季度下降,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槓桿率越低空間越大。從國際上看,中國疫情防控形勢較好,經濟增長韌性較足,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會快於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為未來更好保持宏觀槓桿率水平創造了條件。

中美貨幣政策背離:影響有限

人行是否擔憂中美貨幣政策背離所帶來的資本外流或者人民幣貶值等衝擊,在中美宏觀政策協調方面有哪些具體的安排?

孫國峰表示,我們注意到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市場對聯儲局加息和縮表也有較強預期,中國的宏觀經濟體量大、韌性強,應對疫情以來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搞好跨周期設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增強,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這些都有助於緩和和應對外部風險。總的來看,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中國影響有限。

孫國峰強調,下一步,人民銀行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根據國內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同時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引導市場主體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加強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強化預期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

針對匯率問題,劉國強還表示,現在觀察匯率變得越來越難了。2021年出現了幾次美元走強,人民幣更強的情況。但這又在情理之中,比如說經濟增長去年比較快,貿易順差比較大,尤其是前期大家預期都比較好,所以支撐了人民幣走強。從更長周期來看,人民幣匯率還是比較合理的,總體還是合理均衡、雙向波動。

「中國是大國,持續的單邊升值或持續的單邊貶值,很難出現,在中國更不可能出現。因為我們的宏觀調控是有度的,也沒有大水漫灌,還是按照經濟規律做事,微觀的市場機制也比較有效,雖然可能會有一些干擾因素,但總體上還是合理均衡、基本穩定。」劉國強稱。

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落腳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

2022年,數字人民幣對消費和其他場合會有什麼新的嘗試?

鄒瀾表示,目前,人民銀行已經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等地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景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基本涵蓋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東北、西北等不同地區。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875.65億元,試點有效驗證了數字人民幣業務技術設計及系統穩定性、產品易用性和場景適用性,增進了社會公眾對數字人民幣設計理念的理解。

鄒瀾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部署,繼續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進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把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落腳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上去,讓更多的企業、個人能感受到數字人民幣的價值,充分激發產業各方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