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文件】學術界破天荒開醜聞大會 稱事件對世界有正面影響

撰文:陳康怡
出版:更新:

巴拿馬文件揭發了全球政要、名人及機構開設離岸公司,涉嫌避稅以及貪污等罪行。遭泄密超過1100萬份文件的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行(Mossack Fonseca & Co.)由事件被公開至今,一直強調公司一切業務合法,其創辦人之一馮賽卡(Ramon Fonseca)抱怨,「世界已經默許私隱不再是一種人權」。

「巴拿馬文件」最先由德國的《南德意志報》取得,再找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合作,披露歷來最大規模的泄密事件 。(Getty Images)

一場政界的道德風波

巴拿馬文件牽涉幾個道德問題,個人私隱,是基本人權,應受到法律保護;但是當政治人物為了所謂的「個人私隱」而欺騙人民的時候,泄密者又有沒有「犯罪」呢?傳媒扮演「第四權」的角色,以整體社會利益來監督政府官員是否利益衝突,報道事件,新聞自由究竟有沒有底線?個人私隱是否比公眾知情權重要?

在現代社會,傳媒透過不同渠道的監察,揭發政要的道德惡行,推動社會追求更公平﹑更公開﹑更成熟的政治規管,因此為着國家利益及政治發展,很多時公眾知情權比政治人物的個人私隱來得重要。巴拿馬文件引起全球輿論關注,不是因為一貫存在的離岸公司爭議,而是大批政界人物竟沒有秉持道德標準,湧到巴拿馬涉嫌利用離岸公司逃稅,或者洗脫從不法途徑所得的錢,這顯然是一場政界的醜聞及道德危機。

近年國際大爆多宗醜聞,包括國際足聯醜聞、福士汽車測試造假醜聞,以至今次的巴拿馬文件醜聞,「醜聞」二字越來越常出現在媒體標題當中。本周四(7日)起,來自全球各地的學者在德國南部小城班貝格(Bamberg)召開堪稱全球首次的國際醜聞學會議(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Scandalogy),談論醜聞學及就其對社會的影響。

有份參與巴拿馬文件調查的兩位《南德意志報》記者,Bastian Obermayer(左)及Frederik Obermaier(右)。(Getty Images)
如何界定一個真正的醜聞有三個準則:一、在法律或者道德上越界,二、被公之於眾,被某方揭露或有意識地公布,三、引起公憤。
醜聞大會的主辦者之一哈勒
醜聞大會的主辦者之一哈勒,是德國班貝格大學(University of Bamberg)傳播學院的通訊專家。 (班貝格大學傳播學院網站)

為醜聞定義的三個準則

醜聞大會的主辦者之一哈勒( André Haller)是班貝格大學(University of Bamberg)傳播學院的通訊專家。他稱,許多時候,人們企圖將某事件「醜聞化」,但最後都沒有成功。「如何界定一個真正的醜聞有三個準則:一、在法律或者道德上越界,二、被公之於眾,被某方揭露或有意識地公布,三、引起公憤。他表示,巴拿馬文件事件已滿足前兩個特徵,而公眾是否對此表示出足夠的憤怒尚有待觀察。

醜聞的正面影響

與會學者認為,人們比以往更經常、更輕易地將一件事稱為醜聞。哈勒表示,如果過於頻繁,就會出現習以為常的現象。有朝一日,人們不再輕易感到憤怒。例如斯諾登事件,民眾表現出的憤怒遠遠不及傳媒及各類媒體。醜聞原本應產生積極的效應,哈勒指,「真正的醜聞對一個社會來說是一個積極信號,因它指出錯誤。如果不公之於眾,便糟糕了。」

通訊問題研究者認為,醜聞也能讓大眾了解社會的變化,是「當前價值觀的晴雨表」,代表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上世紀60年代,電視上出現裸露的鏡頭或談論墮胎都會引起廣泛爭議,如今這些都不再是什麼醜聞了。某一事件能否會成為醜聞,還取決於文化背景。例如,美國人對政治和性的態度就與歐洲人不同。另外,媒體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提高人們關注度是現在傳媒的生存之道,一些小報會為了增加利益,特意誇大其辭。

巴拿馬事件曝光並透過網絡像病毒般極速傳播,各國被捲入風波的政要人物不能像從前般容易作出反應。社交媒體研究學者布卡哈德(Steffen Burkhardt)在會議上表示,「以前人們在消息公布前,還有機會對可能的反響作準備,今時今日卻已不再有這樣的時間。通過數碼化途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醜聞的主角,不管你是不是名人。」

(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