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逝世】言行出位敢為政治發聲 重新定義黑人形象

撰文:羅恩賜
出版:更新:

很多香港年輕人都未必聽過於周四逝世的美國樂壇巨星Prince,但對於美國年輕人,尤其年輕黑人來說,Prince這個名字意義深遠。他的出現,建立了另類的黑人男性形象。

2007年Prince於佛羅里達州舉辦第41屆超級碗期間演出。(Getty Images)

畫上嫵媚的眼線、穿上閃亮的珠片衫、穿起展露身形的緊身衣,他在舞台上、MV中總是像孔雀一樣婀娜多姿,在海報上的姿態總是滲出陣陣性含意。

1993年,Prince以此符號作為他的藝名。(網上圖片)

他毫不掩飾其古怪個性、乖張行事,1993年,他用一個不能發音的符號來作為他的藝名,他指這個符號為「愛的象徵」,屢屢成為各個清談節目的笑料。在2004年,他回復「Prince」的身份,他說︰「當我變成一個符號,所有作家都以此開玩笑,其實我是在笑的那一位。」

言行出位 關注政治與黑人

他的言論總是七分神秘,三分「九唔搭八」,就像「美版黎明」。他曾經說︰「世上並無意外。就算有,也是視乎我們是否將它視作別的事情。就是這樣的勇氣創造出新的花朵。」在一首名為《I Would Die 4 U》的歌曲中,歌詞這樣寫道︰「我不是女人,我不是男人,你永遠不能理解我。」一句歌詞,反映Prince帶着的酷兒特質,就像David Bowie一樣,為那些對性別身份感困惑,以及那些黑白混血兒,找到情感的出口。

Prince並不像香港一些明星般「討厭政治」,或自言政治冷感。去年4月,美國再次發生警察涉嫌濫用暴力害死黑人青年事件,馬里蘭州最大城市巴爾的摩(Baltimore)一名黑人青年格雷(Freddie Gray)被警方拘留期間受傷,送院後不治,爆發連串示威。為了回應事件,Prince創作了一首名為《巴爾的摩》的歌曲,歌詞提到︰「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同年年底,他在格林美獎頒獎禮上說︰「音樂專輯很重要,就像書本與黑人的生命,專輯仍然是重要的。」提醒所有人勿忘黑人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