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換民主不分時和地 未能忘記的泰國版「六四」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27前的今天,數以萬計學生和民眾在北京天安門靜坐,向中共政府提出反貪腐、爭取民主自由等訴求,可惜遭坦克輾碎了民主夢。
在泰國歷史上,同樣有一批滿腔熱血的學生勇武抗爭,試圖推翻軍政府獨裁統治,雖然流血收場,但成功換來泰國短暫的民主。

1973年10月的學運最終演變成血腥鎮壓,但成功迫使獨裁總理他儂下台。 (美聯社)

泰國學運的社會背景 

上世紀60年代的泰國,經濟發展蓬勃,不少人靠進出口貿易、房地產和製造業起家,成為中產階級,然而繁華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社會問題。首先在城市發展方面,泰國政府積極推動工業化,忽略了農民的利益。由於泰國高達8成人口是農民,重工業、輕農業的政策令社會充滿怨氣。

政治方面,在軍政府獨裁統治下,軍方及官僚體系貪污腐敗,議會民主制度名存實亡,加上軍政府一直監控大學,限制大學生言論自由,都令年輕一代尤其不滿。1968年,來自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等的學生受到法國「五月風暴」學運啟發,成立了「全泰學生中心」(National Student Center of Thailand, NSCT),成員經常研讀馬克斯主義,希望為國家尋找出路。

外交上,在越南戰爭期間,泰國多方面支援美國對越南的軍事行動,包括允許美國在泰國境內建設大型軍事基地,供轟炸越南的戰機使用,當時一批愛國學生非常不滿,紛紛指摘政府縱容軍國主義擴張。

當年泰國的學生受到法國「五月風暴」學運(見圖)啟發,成立「全泰學生中心」,希望改變社會。(網上圖片)

泰國政治分水嶺

1973 年 10 月 6 日,十多名大學教授及學生領袖,在曼谷市中心派發傳單,宣傳制定新憲法的重要性,遭警方拘捕並控以叛國罪。事件激發「全泰學生中心」成員發起泰國史上第一次反軍政府獨裁的示威,數以萬計學生及民眾連日(10月6-15日)在法政大學聚集聲援,示威浪潮更加蔓延至曼谷市中心,逾40萬學生及民眾走上街頭抗爭。當時的總理他儂(Thanom Kittikachorn)出動防暴警察血腥鎮壓。根據官方數字,衝突造成77人死亡,逾800人受傷;當然,民間紀錄的死傷數字高得多。後來泰王普密蓬出面調停,事件才告一段落,而他儂亦被迫下台,流亡美國。泰王其後任命訕耶(Sanya Dharmasakti)為總理,成立文人看守政府。

美國攝影師烏萊維奇(Neal Ulevich)的作品「曼谷暴行」(Brutality in Bangkok)紀錄了1976年泰國法政大學大屠殺期間,有保守派民兵用私刑對付示威者,並毒打其屍體。相片在1977年獲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美聯社)
40萬名學生和民眾在曼谷民主紀念碑前聚集,抗議軍政府獨裁。(網上圖片)

短暫的民主

翌年10月,訕耶政府頒布新的民主憲法,並於隔年 1 月舉行議會選舉,軍方佔議會不足兩成議席,政治影響力大不如前。然而,這次民主實驗未算成功,罷工、示威不斷,影響了商人的利益。1974年燃油價格上漲亦令泰國陷入通貨膨脹及經濟衰退的危機,整個社會動盪不安。

獨裁者回歸

流亡美國的獨裁者他儂1976年以僧人身分回國 ,並試圖插手政治,再一次觸發大批左翼學生佔據法政大學示威,要求將他儂驅逐出境。當時有報章以頭版報道有示威學生演舞台劇模擬王儲被問吊,指學生干犯冒犯君主罪。保守派及右翼人士藉機剷除左翼政治勢力,軍隊及右翼半軍事組織在10月6日殘酷鎮壓示威者。政府亦被指縱容暴民用私刑對付示威者。官方數字稱有46人死亡,167人受傷,但有學者認為死亡人數可能多達幾百人。殘酷鎮壓迫使大批學生、知識分子和左翼人士逃往泰北的叢林,投奔泰國共產黨。軍方同日發動政變 ,推翻聯合政府,並委任極右法官塔寧(Thanin Kraivichien)出任總理。這個政府既得不到知識分子支持,亦吸引不到外資。

泰國軍隊及右翼半軍事組織武力鎮壓法政大學的示威者。(網上圖片)
泰國政府被指縱容民眾用私刑對付示威者,圖中所見有學生被人拖行。(網上圖片)

學生在1973年以鮮血換來的民主,只是短暫實行了3年,但有學者認為抗爭並非徒然,因為抗爭令民眾享有更多新聞及出版自由,媒體也開始敢於談論政治。而最重要的是,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政治意識,有助日後推行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