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外國公共空間改造的例子 香港值得參考?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城市需要休憩空間,不論是香港、紐約、倫敦、任何一個大城市,公共空間都是城市規劃的重點。可是,除了走在街上可見的公園和廣場以外,一些平常不為意的地方:橋底、隧道、大廈之間,大家容易忘記的暗巷暗角,同樣有利用和發展價值。
我們從世界各地揀選了一些獨特的公共空間,它們有些著名的,有些名不經傳,但它們都是把被人遺忘、或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建造。外國的實例,會有香港值得參考的嗎?

1. 清溪川 地點:韓國首爾

(Getty Images)

前身是一條排污用的暗渠,在2005年被改建成一條橫跨首爾市中心的綠色河溪,成為了當地的著名景點。河溪兩旁種滿了植物,設有藝術展品和休憩設施,供遊客欣賞和休息。

2. 荷蘭A8ernA 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

(www.publicspace.org)

荷蘭阿姆斯特丹西北部小鎮寇安德贊(Koog aan de Zaan)有一個名為「A8ernA」的地方,建在當地A8高速公路下,即橋底的公共空間。

橋底被改建成多個區域,讓人耳目一新:有休憩區、兒童遊樂場、滑板場、超級市場、更有連接贊河的划艇小河。一個原本只有停車空間的地方,變成了全新的公共空間。被分割的小鎮因改建重新連結在一起,為小鎮注入新動力。

3. 羅亞爾河碼頭 地點:法國南特

(Getty Images)

南特市羅亞爾河碼頭在18世紀時一度用作停靠奴隸船,碼頭分成上下層,下層是奴隸上落船的地方。碼頭荒廢後在2011年改建,昔日上落奴隸的下層甲板改建成紀念館,成為市內的新景點。

4. 馬爾摩中央地下鐵車站 地點:瑞典馬爾摩

(www.publicspace.org)

瑞典的馬爾摩(Malmo)改造了中央地下鐵的車站:把隧道內所有廣告板拆除,再安裝巨型投影機,在牆壁上播放影片。

改造後隧道變得不一樣,等車的旅客會駐足欣賞影片,在車站搭車變成「環遊世界」。一名當地的居民由衷讚賞:「這個佈置實在太好了,特別是在今天充滿廣告的城市中,沒想到隧道可以成為休憩的地方。」

5. 加拉塔大橋 地點:土耳其伊斯坦堡

(Getty Images)

一條充滿歷史,經多次修建的大橋。大橋橫跨了金角灣,連接伊斯坦布爾新區與舊區。橋上聚集了大量喜愛垂釣的人,橋底則是大量餐廳商店和休憩地方。整條橋不論橋上橋下都被充分利用,是伊斯坦布爾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6. 巴塞羅那市 地點:西班牙巴塞羅那

(Getty Images)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巴塞羅那進入全民造市的盛況,從山邊至港口地區翻新建築,把古城轉型成國際級旅遊城市。

奧運結束後,建設的廣場和選手村等並沒有遭到遺棄。市政府改以文化藝術為核心,推廣藝術與公共空間的結合:聘請國際級大師,以雕塑和大型裝置藝術,豐富巴塞羅那的街頭,以文化藝術建築大城。

7. 聖達菲鐵路廣場 地點:美國新墨西哥聖達菲

(Getty Images)

聖達菲鐵道曾一度是聖達菲交通重要樞紐,但在經濟萎縮的1980年代被徹底廢棄。今天車站已被改建成廣場,加入不少融入當地西班牙建築特色的藝術展品,成為了當地最熱鬧的市場和表演地方。

8. 福堡碼頭海水浴場 地點:丹麥福堡

(Rune Johansen)

福堡是丹麥的一個沿海老城市,在2014年福堡的碼頭一部分被改建成康樂用地,引入海水變成「海水浴場」。泳客可以選擇從碼頭直接跳下海中暢泳,在碼頭另設的淺水游泳池練習,或坐在木板上享受日光浴。

9. 里加市一角 地點:拉脫維亞里加

(Kaspars Kursiss)

里加市是拉脫維亞的首都,充滿着人、車、電車、單車,什麼都扭在一團的繁華街道。一個藍色的空間設置在行人路的兩旁,放上桌子,變成了奇特的空間:路過的人們無不會停下來,坐下來,享受短暫的休憩時光。

10. 濱海大橋 地點:新加坡濱海灣

(Getty Images)

新加坡近年銳意發展公共空間,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濱海灣,居民和遊客都愛到那裏消遣。在濱海大橋,就有音樂愛好者留下了兩座二手鋼琴,讓公眾自由彈奏。2013年起,新加坡每年都有特意發展公共空間的計劃,包括舉辦「我的公共空間」比賽,全民參與城市規劃,當中很多富創意的建議。

馬西嶺隧道是一條位於鄰近馬來西亞邊境的舊式隧道,因晚上渺無人煙,往返隧道不太安全。有參賽者就建議,只要結合閉路電視系統與全息熒幕,把隧道與另一條熙來攘往的隧道連結在一起,像互相監視,行人稀疏的隧道因而變得「更多人流」,也更安全。

近年香港經常提到公共空間,其實在發展海濱長廊和建小公園外,以上的空間改造,香港亦同樣管用,更重要的是,政府願意帶頭掀起城市改造的浪潮,讓香港變成一個更宜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