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嚴冬期間救援 雙水瀨飛機出動 史上第三次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一名位於南極基地的工人需要當地無法提供的緊急治療,上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決定前往營救。每年3月至10月為南極的冬天,平均氣溫低至攝氏負60度,天氣轉壞時氣溫可以跌至更低,現時全球只有雙水瀨渦輪螺旋槳飛機(Twin Otter Turboprop)能在低至攝氏負65度行動,因此行動中出動兩架雙水瀨飛機,由加拿大飛往南極。

NSF提供的圖片顯示,今次負責救援的飛機與2003年的行動相同,為雙水瀨渦輪螺旋槳飛機。(美聯社)

南極基地成立以來,連同今次只有三次在冬天期間作救援行動,均由雙水瀨飛機負責。第一次是2001年,當地唯一的醫生嚴重胰臟炎;第二次則是在2003年,飛機到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救助。

雙水瀨飛機曾在2001年出動,拯救南極基地一名患上嚴重胰臟炎的醫生。(Getty Images)

今次同樣是到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的救援行動,不過有關方面沒有披露病人身份及相關資料,只知為美國航空製造商Lockheed Martin的員工。

兩架雙水瀨飛機上周二(14日)由加拿大出發,先到達英國羅瑟拉研究站(Rothera),其中一架會在周二(21日)開始飛行10小時,合共1500哩,抵達極地基地;另一架則會留守羅瑟拉研究站,以便需要時進行搜救。

可在低溫飛行

在夏天,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工作的人達150人,但到冬天則減到50人。由於天氣惡劣,該站在冬天與外界接近斷續來往。

負責救援的雙水瀨飛機雖能在極端低溫的環境飛行,並且能在冰雪上降落,但南極冬天天氣反覆,氣溫隨時跌至飛機運作的溫度以下,加上當地現時沒有日光,因此救援工作非常危險。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Facebook發布相關救援消息。

NSF極地外展計劃經理Peter West表示,病人將會轉送南美治療。他說:「(南極)大陸的大小與美國加上墨西哥的面積相同,有距離問題,而且在嚴冬時期,天氣很冷。」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