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為何神秘塞車? 科學研究揪幕後原因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有時在公路上,明明無意外、無修路、無天雨,但路上行車總是會無端停下,塞上數分鐘。困在車龍之中,自是一邊煩燥一邊納悶,但原來科學家對此現象有解釋。研究團隊以數學計算加上實驗,認為神秘塞車通常只源自一下剎車。

有時在公路上,明明無意外、無修路、無天雨,但路上行車總是會無端停下,塞上數分鐘。(Getty Images)

美國天普大學的數學系助理教授賽博爾德(Benjamin Seibold)研究神秘塞車問題,他認為當公路上有足夠數量的行車,任何微小的交通問題,都會如蝴蝶效應般疊加蔓延。「在車速規律的情況下,這些微小干擾可做成交通波動,例如道路上一個小顛簸,或司機無意間剎車。」

 如蝴蝶效應 一路蔓延 

當一架車稍微剎停,後面的汽車則需更早剎停以免撞上,如此類推蔓延開去,則足以造成交通擠塞。而縱使前端的車解決問題離開車龍,帶來的影響仍不會消失,而會向遠處一路伸延,「一般而言會有100至1000米遠,而且大多因車群密度突然增加,而速度突然下降為始。」

無獨有偶,日本研究團隊亦以實驗模擬,得出一樣的結論。團隊找來22個司機,以穩定時速30公里圍圈駕駛,並要求車與車中間維持同等距離。最初車群行之有序,然而逐漸亦出現擠塞問題。

▲車輛圍圈行駛,雖無突發情況發生,但依然會出現擠塞。

 如能預早減速 可避免塞車 

研究結果發現,當司機以盡速駕駛,則更有可能需要突然停下,以避免追撞前車,然而則容易引起背後的連鎖反應。賽博爾德表示:「當人們能預計前方有更高交通密度,並更早減速,以保留前方更多空間,而不是等到要剎車,則可以避免塞車發生。」

未來無人車可連結物聯網,當前方車減速,可預先「通水」後車逐漸減速。(Getty Images)

 無人犯錯仍塞車 司機行為非重點 

然而改善司機行為,是否足以根除神秘塞車問題?賽博爾德認為成效不彰:「我們通常傾向想,這一定是個別司機造成。但模擬結果顯示,就算所有司機絕對跟從同一條規則,而且無人犯錯,這些波動依然會發生。」

 彈性車速 告示牌指揮減速 

為減少塞車,賽博爾德建議推行彈性車速,當前方車速減緩時,則以LED告示牌通知後方逐漸減慢車速,避免突然剎車減速造成的波動。然而賽博爾德認為最終的方案仍是無人駕駛車,運用其數據及物聯網,可更精準計算何時減速,令神秘塞車絕跡於公路。

(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