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英金牌勝中國多得馬卓安彩票局?看英式獎牌至上主義

撰文:余偉邦
出版:更新:

里約奧運本港時間周一早上閉幕,縱觀今屆獎牌榜,較出乎外界之前預料的,無疑是英國異軍突起,壓倒中國進佔獎牌榜第二位。事實上,英國BBC過去一周都相當關注英國能否壓倒中國,多次在網站作出預測分析。英國選手能夠在奧運取得佳績,值得恭賀,至於其成功關鍵,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一個「錢」字。英國選手今屆作客里約奧運締創佳績,不少英國輿論都歸因於20年前馬卓安政府的一個決定——利用國家彩票局一擲千金資助精英體育。然而在光榮背後,也有一些評論反思,到底英國是否走上了金牌至上主義的歪路。

不少英國人親臨里約熱內盧,支持英國奧運選手爭取佳績。(路透社)

不少在里約熱內盧獲得獎牌的英國運動員,都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國家彩票局的大力撥款資助。儘管20年前馬卓安政府作出相關改革時,惹來不少爭議,被質疑是鼓吹賭博風氣,但其對英國精英體育發展的影響,無疑相當深遠,在一些英國右派評論眼中,這更可能是馬卓安政府任內最重要的政治遺產功績。

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到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英國隊的成績一直都不見突出,獎牌排名大多在8至13位左右,英國運動員長期以來缺乏各式頂尖配套和支援,不少更是以業餘的姿態去接受訓練和參賽,在奧運競技場上自然不是美國俄羅斯中國等職業(或國家資助)運動員的對手。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英國退步到僅得1面金牌,在獎牌榜中排第36,比哈薩克等國的排名還要低,如此差劣的成績令馬卓安政府感到國家顏面無存,於是決定展開改革,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確立國家彩票局大幅資助精英運動的制度。 

英國國家彩票局收益龐大,當中花在「公益事業」的部分數以十億鎊計,迄今有高達五分之一是流進了資助體育事業方面。在卡梅倫政府時代,英國體育當局的財源,只有四分之一是來自財政部,其餘四分之三都是靠彩票收益撥款。

這一栽培精英運動員爭金的制度,在十多年間的確為英國體壇帶來了巨變,令到不少競賽項目中的合資格精英運動員,毋須再如「業餘選手」般只能抽時間受訓,而是可以full time地接受訓練,並獲得最頂尖的科技配套和教練栽培。為了「集中精力訓練」,合資格運動員每年可獲得2.8萬鎊津貼。與此同時,當局也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相關的體育科技。

英國著名專欄作家 Simon Jenkins直言,英國體育當局的數據,已充分說明了金錢資助與奧運獎牌多寡的關係:1996年奧運失敗之辱後,馬卓安政府花在精英體育上的資助,即時由500萬鎊急增十倍至5400萬鎊,儘管一些大眾體育設施卻因為資金不足而要面臨關閉。結果,英國在悉尼奧運成績反彈,以11金排第十。

之後數屆奧運,英國國家彩票局的博彩收益中,撥予精英體育的金額比例持續上升,英國奧運隊的成績也是愈來愈好。2012年,英國體育當局的撥款增至2.64億鎊,換來65面獎牌,亦即平均每400萬鎊一面。為了今屆里約奧運和殘奧,英國體育當局更豪擲破紀錄的3.55億鎊去預備,結果成功贏得更多獎牌。據英國衛報稱,英國體育當局甚至鼓勵運動員多提自己的成功與國家彩票局的關係,從而強化民眾「買彩票與贏獎牌息息相關」的信息。

英國選手在男子三項鐵人賽包攬金銀牌。(路透社)

從贏取國家榮耀來說,這套精英體育資助制度無疑相當成功。Simon Jenkins就指出,在這樣的一套制度之下,英國體育當局甚至能頗為準確地預測,到底可以贏到多少獎牌,簡言之就是「投入多少金錢,等於可產出多少獎牌」。

然而值得反思的是,這套制度所建基的,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金牌至上主義意識。引用英國右派報章每日電訊報一篇評論文章的說法,在現行制度下,資源分配採取了「幾乎是粗暴的、零妥協的達爾文(適者生存)原則,以求贏取獎牌,其邏輯尤如資本主義如何在自由市場經濟中運作一樣」,而這個邏輯就是,「只有哪些能夠證明在未來8年作為一個周期的時間內,存在明顯奪牌機會的體育項目,才會獲得資助。勝者可獲支持,輸家則被拋下。在奧運會上,國家希望得到的,就是成功,而衡量方法就是獎牌。在精英運動中,最重要的是勝利而不是參與。所以錢應集中在最有可能換來成績的項目之上」。

有關文章原意想表達的,是所謂「右派思維(獎勵成功)較左翼思維(平均主義)優越」的觀點,然而上述一番說話,卻不折不扣地暴露了英國當局所奉行的,實是一種資本主義式的獎牌至上主義。衛報就指出,這套制度在英國體育界內並非總是受歡迎,因為它意味一些很難爭獎牌的體育項目諸如籃球和乒乓球等,難望獲得太多資助。

Simon Jenkins指出,冷戰時代,西方經常批評諷刺蘇聯東歐共產陣營利手用體育作為政治宣傳工具和宣揚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嘲諷他們的運動員如同「國家僱員」,求取勝利就是一切,然而在亞特蘭大奧運後,英國其實也在走這樣的道路,「我們在抄襲他們(共產國家模式)」,英國精英體育美其名是靠民間博彩收益資助,但實際上就是國家撥款(負責撥款事務的國家彩票局基金,是英國文化體育部),精英運動員變相一如由國家供養的「公僕」。

也許有人會反問,追求獎牌又有什麼錯?的確,當代奧運本來就是充斥着民族主義和沙文主義,正如Simon Jenkins所說,「奧運就像戰爭,向外揚威讓政府可轉移內政問題的視線;招攬運動員如同招攬士兵」。他還語帶嘲諷地稱:「當錢多就可贏獎牌,對於那些無錢的國家來說,也許令到競技變得公平的最佳法子,就是准許他們的運動員服藥,畢竟這便宜很多。」奧運精神只重參與?也許從來只是一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