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與洛克希德馬丁攜手研發「太空接力」 力撼SpaceX

撰文:李藹明
出版:更新:

現時矽谷不少科技公司亦摩拳擦掌為太空經濟準備,然而運輸技術一直是障礙。就如亞馬遜的創辦人貝索斯亦曾於今年六月表示,把重工業搬上太空就是拯救地球的最佳方法。因此矽谷不少巨頭亦積極研發太空運輸科技,包括馬斯克的SpaceX及貝索斯的Blue Origin,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亦是其中之一,盼研發劃時代的太空運輸方式,讓運輸成本減低,航程亦可更長。

ULA正研發的可回收火箭系統Vulcan,做法與SpaceX完全不同。(網上圖片)

ULA是波音公司及美國航天科技商Lockheed Martin的聯合創投公司,截至今年一直承辦美國所有衛星發射任務。其行政總裁布魯諾(Tony Bruno)自2014年上任後,曾誓言要改變公司,提高競爭力,其中布魯諾投下重注的就是太空貨運。

  參考SpaceX 發展商用宇航

在太空運輸上,馬斯克的SpaceX最為人熟識,現時它每年更比ULA有更多次太空任務,威脅ULA的地位。而SpaceX成功之處在於突破了當時太空科技界的盲點,不把眼光單純放於政府之上,而放眼商業世界,以可回收火箭掀起太空經濟的浪潮。ULA亦期望在此方面與SpaceX爭長短,把眼光放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未來經濟發展上。

馬斯克的SpaceX一直備受注目,是太空科技界的明星。(Getty Images)

  技術進步價格下調 太空經濟不遙遠

隨着技術進步,上太空亦變得較為廉宜,令太空經濟並不遙遠。2015年,SpaceX就成功把其火箭的售價減至1億美元以下,部分商用發射更可低至6200萬美元以下。由此可見,私人太空任務將會愈來愈多:下一個私人登月任務將在下年發生,而預計於2019年前,將會首次有私人太空船載人到地球近地軌道。

在ULA的藍圖中,它認為到未來5年內,人類會在宇宙軌道生活及工作,並開始製造宇宙採礦及探索需要的建設,準備在2050年前把月球發展成殖民地。配合這些趨勢,ULA正研發的可回收火箭系統Vulcan,做法與SpaceX完全不同。

  回收小部組 在軌道接力

一般而言,火箭有兩個主要部分,一大一小,各自有自己的引擎,第一部分體積較大,負責把火箭帶上天,第二部分則負責把火箭帶着的船艙前往目的地。SpaceX一直致力回收第一部分,因其造價最貴;而ULA則希望回收第二部分,並留於太空中作接力運輸。ULA現正研發一個小型部組,可在宇宙中重新啟動及加油,意味着此火箭可以在軌道中航行數周甚至數月。

布魯諾認為近地軌道則成為「太空中的app store」。(Getty Images)

布魯諾表示:「當你進入了(近地軌道),你已消耗了到太陽系其它地方的三分二能源。」因此在ULA的新系統下,大型的火箭升上太空後,可由軌道中這「小速遞員」接手,把它帶得更遠。

  太空接力 走得更遠

太空上可做的活動亦因而變得更為大型,布魯諾認為:「在太空建造大型基建及支援經濟活動亦開始變得實際——一個由這兒到月球的運輸系統、低重力製造業、商業環境、小行星斟探。」而近地軌道則成為「太空中的app store」。

  能源是最大挑戰

然而ULA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太空中得到燃料,因燃料的重量往往是航行的最大成本來源,從地球運送並不可行。一般而言,火箭的燃料是氫及氧,可從水獲得,然而要在太空中取得水源,就是ULA的巨大難題。

(Qu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