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新冠危機甚於金融海嘯 今年逾170國民眾收入負增長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5月18日接受中國媒體《財經》雜誌的專訪,談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專訪全文將刊於2020年6月1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格奧爾基耶娃在專訪中指出,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萎縮超過3%,2021年全球經濟將強勁反彈,全球增長預計達到5.8%。這是基於疫情不會發生第二波大流行的假設,但這裏預期的反彈不足以達到危機前的基線,換句話說,基金組織預計2021年經濟的復甦只是部分復甦。同時,由於實行有效的財政刺激措施、採取有效措施提振消費者信心、或因數字經濟加速使經濟更有活力,這些可能性使一些經濟體更快速地反彈。

當被問到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與與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異同時,格奧爾基耶娃說:「我們此刻正在經歷的危機與其他危機截然不同。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比大蕭條以來世界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都更為影響深遠,它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她還列舉了三個原因。其一,是世界陷入「大封鎖」狀態,它對控制新冠病毒疫情來說是必要的,它也意味着要求企業停止生產,阻止消費者進行消費,這些都是有意為之。這在此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其二,「大逆轉」(Great Reversal)。今年1月,IMF預計2020年基金組織成員國中將有超過160個國家實現人均收入正增長。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顛倒過來,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70個國家出現人均收入負增長。

其三,它帶來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衡量經濟危機的深度和持續時間非常困難,很簡單,因為我們對大流行病的傳播途徑知之甚少。這就是為什麼基金組織將宏觀經濟政策分析與流行病學建模相結合的原因。我們將繼續完善所使用的方法,直到對疫苗和治療方法有更多的了解。」

她還強調,需要明確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確實很嚴峻,但目前的危機更加嚴峻、更復雜且真正是全球意義上的。在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國以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帶動了新興市場的復甦,它們的復甦進程相對較快;那時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國家數量有限,這次,所有人無一倖免,每個人都身受其害。

她還說:「我們還要意識到最弱勢的群體需要幫助。如同免疫系統弱的人受病毒打擊最為沉重一樣,較脆弱的經濟體受當前經濟衝擊的影響也最大。支持這些經濟體不僅是正確的事情,而且全面消除病毒,不給病毒任何存活之地也至關重要——畢竟在大流行病襲來時,除非鄰居平安無事,否則你也不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