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國「人居三」會議開幕  仁人家園總幹事:盼攜手合作

撰文:麥俊和
出版:更新:

根據聯合國數字顯示,全球約三成城市人口住在貧民窟,35%農村人口住在不可接受的環境下,情況頗為嚴重。今日(17日)起一連三日,聯合國將召開住房與可持續城市發展會議(人居三),討論住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
「人居三」開幕前,《香港01》記者訪問了香港仁人家園總幹事陳世聰,他指出,全球住屋仍面對不少挑戰,建議與各界合作,建立公私營合作關係,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

陳世聰認同哈佛大學教授的「創造共同價值」的理念,希望藉此推動各方一起解決住屋問題。(麥俊和攝)

聯合國自1976年在加拿大召開第一次人居會議,每20年一次。第一次目標是為阻止全球人居狀況的惡化並最終採取有必要的手段以實現可持續發展。1996年7月,聯合國第二次人居大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今天開幕的第三次聯合國住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會議,旨在重振對可持續城市化的全球承諾,並側重執行一項「新城市議程」。

願「人人得以安居」

1976年成立的仁人家園以「人人得以安居」為願景,陳世聰說,確保達到所有人居的基本要素,如清潔食水、健康乾淨環境,足夠公共空間,安全,免於恐懼等。他指出,世界仍有許多地方未能達到此目標,包括內地一些地方沒有足夠清潔的自來水。

仁人家園在香港展開一些項目,包括「關愛家居計劃」,為低收入家庭、長者及傷健人士等維修家居,改善環境。在內地,柬埔寨,越南等地方,仁人家園以不同資助形式為他們建屋,確保他們擁有安全舒適環境,讓生活更有尊嚴。

仁人家園在不同落後地區進行不同建屋項目。

「創造共同價值」解決社會問題

陳世聰到過許多不同落後地區幫忙建屋,他說,這些工作不能單靠政府與非政府組織(NGO),每個人包括私人企業都有責任處理人居問題。他引述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波特(Michael E.Porter)主張的「創造共同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希望這個想法可以帶動所有人處理社會問題,包括房屋。

在仁人家園服務了10年,陳世聰見過不同個案,承認沒有完美的方法解決住屋問題,亦不滿足於現時機構的工作,認為需要更有創意,更好的方法,才可以完成「人人得以安居」的願景。

他舉例,中國內地城市化發展急速,但廣東、廣西、上海、四川和雲南,仍有許多窮鄉僻壤的人民住在破爛不安房屋,仁人家園嘗試與當地政府合作,希望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全、適切的住屋,協助他們脫貧。

傳授建屋技術 助增就業機會

建屋後,後續的支持也很重要。陳世聰表示,他們還會提供許多支持,確保社區的住屋生活達到可持續發展,互助互愛。仁人家園又會為當地人提供建屋技術訓練,好讓他們既有能力維修自己的家園,又可以增加求職本錢,維持生活。

陳世聰形容,每當返回自己幫助過的地方,他都會感到十分滿足,「我最記得與其他義工感最激動的是,當為有需要家庭建完屋後,我們會舉辦慶祝活動,並把擁有權轉讓給他們。他們會十分高興,也感到十分幸福」。

資源不足成為挑戰

要讓民眾安居,困難重重。陳世聰指出,第一是資源問題。全球城市化率發展加快,到2020年,將有近六成人口住在城市,需要更多資源。除了由聯合國推動,還要多採取與社企合作,不能只依賴非牟利機構。第二,必需提出針對性方案,不能僅靠一種手段,而是要由合適的人提供有創意和合適的方法。不論是人居三會議還是每年10月3日的世界人居日,都希望能喚醒各界對住屋問題的關注。

陳世聰主張要跟不同界別合作,一起推動「人人得以安居」目標。除了與政府推動政策倡議,他還希望與金融機構及銀行合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低息借貸服務,如建立小額貸款或尋找其他方法,為有需要家庭提供貸款產品。

香港樓價高漲,年輕人難以買樓,陳世聰承認是一項挑戰。他讚揚新加坡在房屋問題做得不錯,認為香港應可借鏡。他期望政府可以採取公私營合作伙伴計劃,因為沒有商界的支持,政府也顯得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