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偏心」?冥王星「冰心」下或有海洋 導致星體傾斜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冥王星有顆神秘莫測的「冰心」,即暫時被命名為湯博區的心形區域,科學家一直嘗試了解為何冰心出現在赤道附近,並且背對着冥王星最大衛星卡龍(Charon)。最近兩個科學家團隊的研究指出,冥王星的冰層下很可能潛藏大片海洋,水深達100公里,令星體往一邊傾斜。

冥王星有顆「冰心」,科學家一直嘗試了解為何冰心出現在赤道,並背向最大衛星卡龍。(美國太空總署圖片)
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2015年7月14日飛抵冥王星,進行近距離探測。圖為美國太空總署發布的合成照片,工作人員以增強顏色的方式,顯示冥王星表面不同的地貌。科學家估計,紫色線範圍內的「冰心」或非固態,可能有地下海洋。(美聯社)

2015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New Horizon),發現冥王星的左邊有一片約1,000平方公里的Sputnik Planitia平原,相信是冥王星被隕星撞擊後產生的坑洞。這些坑洞其後被氮冰填滿,形成平原,科學家相信它已經存在了數以十億年。

(美國太空總署圖片)

科學家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這個平原位處赤道附近,並背對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凱倫(Charon),認為這個機會率只有5%。如今,兩個科學家團隊得出答案,他們在新一期《自然》期刊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冥王星地下很可能存在一片巨大海洋,使星體向一方傾斜。

有份參與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研究員尼莫(Francis Nimmo),認為冥王星的體積雖然比地球小,但海洋深度可能達到100公里,因此粗略估計,兩個星球的海洋體積應該差不多。

尼莫又表示冥王星被隕星撞擊後,可能噴射出一些冰,在坑洞上形成薄薄的冰層。假設冥王星的地底真的有一片海洋,海水會衝破坑洞底部湧出來,形成一個表面是冰的隆起地貌。隨着時間慢慢過去,氮累積增加,該區域的質量亦隨之而增加,最終令冥王星向一方傾斜。

另一個由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同樣認為冥王星地下存在海洋。至於為什麼冥王星會傾斜,團隊就提出了其他可能性,包括隕石撞擊冥王星後,隕石的物質填補了坑洞,後來坑洞內累積愈來愈多氮冰,最終使冥王星傾斜。

(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