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治下3種可能貿易政策 強硬態度恐毀全球經濟秩序

撰文:麥俊和
出版:更新:

全球議題中,貿易向來佔據最重要一席之餘,更一直是中美等大國經濟交鋒的焦點。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聲稱,為了挽救美國工業和就業,將向中國貨品徵收重稅。他在周一又表示,上任首天即撤銷《跨太平伙伴戰略夥伴關係協議》(TPP),令全世界擔憂特朗普上台後,美國的貿易政策何去何從。
《紐約時報》分析,特朗普治下美國貿易政策有三大可能走向,由最溫和到最具破壞力,其中最破壞性的是顛覆全球經濟秩序。

特朗普(中)明年1月正式上台後,美國的貿易政策可能有重大變化。(美聯社)

特朗普周一發布錄影稱,希望「商討公平和雙邊的貿易協議,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把工業調回美國」。自他當選後,對於未來美國貿易政策走向,專家議論紛紛。有人認為他的主張可能為美國企業爭取更好的長遠安排;有人指出,他可能破壞現代全球經濟的支柱,損失萬億美元跨境商貿,為全球經濟增添衰退風險。

《紐約時報》的資深經濟記者伊榮(Neil Irwin)指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有三大可能性:

  情況一:在現存協議內,探取強硬立場

現時美國與貿易伙伴關係的確存在問題,損害美國貿易優勢。若果採取較強硬的態度,特朗普可能獲得想要的經濟利益。特朗普不斷強調,有意重新商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有關協定已有23年歷史,為保留密不可分的北美經濟,仍有很多空間修改有關的內容。特朗普的經濟顧問馬利柏斯(David Malpass)10月在一個活動上指出,「貿易協議許多部分都難以實行…(北美經濟體)應該每年要就協議作出評估,但沒有做到」。

在重新談判時,特朗普可能嘗試挑選部分美國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工業,並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解決紛爭。特朗普亦可採取徵稅懲罰不公平對待美國的國家,以增加談判籌碼。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在2002年採取同樣手段,如增加鋼鐵關稅,奧巴馬在2009年向中國徵收35%輪胎關稅。

不過,有貿易專家質疑,收取高關稅是否行之有效。有經濟學家計算,2011年,美國消費者向輪胎商業付款11億美元,但僅創造了1200個與製造輪胎的就業機會。若果特朗普談判團隊比前任聰明和強硬,或者可以為美國爭取最大利益。

針對中美貿易問題,特朗普曾聲言會要求未來的美國財長宣布中國是「貨幣操控國」。這種外交手段可能比直接與中國抗衡取得更多成果。問題是,強調中國是貨幣操控者,只會引發如何處理人民幣的談判問題,這種談判會是一場硬仗,難以計算能否為美國帶來利益。無論哪一種手法,至少,有關的談判不會阻礙日常的貿易關係。

要做到以上這些,特朗普要透過現有途徑或機構,採取較強硬的態度應對,甚至就有關議題不惜與貿易伙伴開戰。

特朗普在競選時曾稱會向中國徵收重關稅。(美聯社)

  情況二:大膽使用行政權力 徵收廣泛貨品關稅

除了可以針對性地徵收關稅外,特朗普可以援引緊急權力,對某一個國家的貨品徵收更廣泛的關稅。特朗普可以考慮如他競選時所言,對中國入口貨品徵收45%關稅,又或者持續增加關稅,直至美國對某個國家的貿易赤字下降。

這種手法會引人注目,但會製造巨大的連鎖效應。被美國徵收重關稅的國家與企業可能對美國興訟,甚至快速報復。美國企業研究院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解釋,這種手法不無風險,而且產生不同效果。

如果中國是目標,北京會取消美國波音大型客機的訂單,轉購歐洲的空中巴士(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價值150億美元的飛機)。又或者,中國會在農業方面向美國報復,令美國損失向中國出口價值105億美元的大豆。

由於整個經濟最主要的工業支柱受壓,金融市場有機會進入一段動盪的時間,包括預期美國企業的股價受挫。設若特朗普政府採取這種手法,加上未能保證在其他方面爭取更多的長遠經濟利益,美國經濟會受損。

特朗普當選後,市場憧憬其經濟主張有利美國經濟,美股節節上升。(美聯社)

  情況三:顛覆全球經濟秩序

特朗普最極端的貿易政策,可能對美國自冷戰以來建立的全球經濟秩序造成嚴重破壞。

如果特朗普未能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談判中獲得成果,會否威脅使用他的權力退出此協定呢?又或者,若美國將貿易爭議提交世貿仲裁卻輸掉訴訟,特朗普會否遵從世貿規定,還是會退出世貿呢?如果他透過行政命令提高關稅,國會會支持他抑或制止他呢?答案需靜待而觀之。

過去一個世紀,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達成一條「友善」協議,只要國會在貿易議題上有最終發言權,會容許總統在國際貿易上有權處理。不過,國際貿易律師林斯高美(Scott Lincicome)表示,在特朗普極端的貿易政策上,面對的風險不止是經濟危機,還有憲制危機。

特朗普當選只有兩個星期,如何真正的實行其貿易政策,還只是在猜測階段。但美國不少企業嘗試勸告特朗普不要令情況變得不可收拾,自特朗普當選以來,金融市場似乎預期他採取溫和的貿易政策:標準普爾5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在周一創新高。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