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TPP》哪個國家和行業最有利?

撰文:陳智深
出版:更新:
12個環太平洋國家代表,於新西蘭正式簽署《TPP》協定。(路透社)

甚麼是《TPP》?

《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成員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有12個環太平洋國家,包括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美國、澳洲、 秘魯、 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及日本準備簽署。另外,台灣、韓國、菲律賓、泰國及柬埔寨亦公開了加入的意願。

 

《TPP》當中最大爭議是什麼?

協定中包含極具爭議性的「投資者與所在國糾紛仲裁」(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ISDS)機制。該機制確保外國投資者與投資地主權產生爭端時,交由第三方國際仲裁機構進行仲裁,而非投資地主權國的司法體系。然而,仲裁機構通常採黑箱機制,並向投資者與財團利益靠攏,而否決主權國的法律乃至立法權利,並透過控告來阻撓投資地主權國維持健康、環保等法例的立法與施行。

 

《TPP》對那一界別最有利?

一般估計,《TPP》生效後,各國之間的關稅會進一步下調,特別是商品及食品出入口關稅。部分東協(ASEAN)國家如越南和馬來西亞,可能是經濟上的贏家。前者可吸引更多外商投資,令服裝、鞋履及海鮮出口受惠。汽車業同樣受惠,因為大部分汽車零件進口關稅都會取消,而在北美銷售汽車的產地來源嚴格限制亦放寬。例如部分零件產自中國的日本汽車,在美國銷售會較以往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