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苗不僅是供應問題 貧困國家還需要物流分配支援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分配不均,在富裕國家還有多餘疫苗可以接種第三針的時候,貧窮國家卻處於無針接種的狀態。不過,這不僅只是分配問題,缺少更好的物流和接種計劃,大量捐贈貧窮國家疫苗,最終只會造成浪費。

英國貝理雅全球變化研究所(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日前發表報告,提出「疫苗消費容量」的概念,指出今天92個可從COVAX計劃獲得疫苗的國家,每月可「消費」(接種)1.7億劑疫苗。

但隨着供應量上升,各國需要把疫苗消費容量上升至4.1億劑,才可有效善用獲得的疫苗,為更多貧窮地區的人民接種。

圖為7月7日,中國贈送的科興疫苗抵達薩爾瓦多,正準備運送離開機場。(Reuters)

貧困的國家依賴其他國家捐贈疫苗,但疫苗運抵機場後,並非等同完成接種。疫苗需要運送、儲存、分發,這些都要經成本及計劃執行。但貧困國家面臨的,不僅只是沒錢購買疫苗,沒資源進行餘下的物流工作是一大問題。

這過去已造成疫苗的浪費,在5月,非洲國家馬拉維被迫銷毀2萬劑阿斯利康疫苗,而剛果民主和南蘇丹亦只能把部分疫苗運送至其他國家,因為他們無法在疫苗過期前完成接種。

研究報告指出,若根據目前這些國家的疫苗消費容量計算,全球的疫苗接種可能要到2023年底才能完成。但若能把消費容量加倍,時間可以縮短最少18個月。

圖為5月17日,南非約翰內斯堡一間疫苗接種中心。(Reuters)

隨着疫苗產能提升,及更多富裕國家的人民接種疫苗,今後將會有更多的疫苗可送往其他國家。但世衛及富裕國家能做的,不僅只是免費供應疫苗,還需要協助貧窮國家進行物流等的分配工作。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分發疫苗需要60億美元的資金,以接種兩劑疫苗計算,每人的運輸分配成本約為3.4美元,但這筆錢目前幾乎沒有國家投資。這將無疑是推行全球疫苗接種一個需要解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