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非主流動搖政壇 特朗普票源平均 桑德斯主攻青年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特朗普和桑德斯各自扳回一城,但任誰都知美國社會對政治建制深感不滿,渴望把非主流參選人推入白宮。但問題是這股不滿力量到底是否足以顛覆大局?讀者可能要失望,兩場初選過後仍然未有答案,不過目前形勢相信對最終結果亦有所啟示。

特朗普以得票35%拋離對手。(美聯社)

可謂一雪前恥的特朗普在新罕布什爾州初選中,沒有特別吸引某類選民支持,得票來源堪稱平均型。不論性別、年紀、種族等因素中,他都取得大約三成多選票,只是在大學教育程度或以上選民中較不受歡迎。說話經常得罪人的特朗普,原來吸引力全面,這點可能令人較為意外。特朗普賽後表示團隊今仗做多了地面工作,似乎有意改掉上周在艾奧瓦州予人不懂打「地面戰」的離地印象。

 

延伸閱讀:知情者揭特朗普失利內幕 首仗啟示:拉票最忌堅離地

 

除了特朗普,共和黨今次還多了一個名字──卡西奇(John Kasich)。這個名字或許有點陌生,在艾奧瓦州一役中他得票亦只得1.9%。不過這可以說是一次策略部署,卡西奇明顯刻意棄守艾奧瓦,反而花了兩個月在新罕布什爾拉票,大型造勢活動多達106次。票站結果顯示,游離選票大多投給了卡西奇,得票16%名列第二。

卡西奇在今仗狀態大勇,躍局第二。(美聯社)

共和黨黑馬本是政界主流

 

自二戰以來,共和黨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初選中得第一或第二名的人,都會獲得最後提名。如果歷史延續,即代表特朗普或卡西奇會是二擇其中,代表共和黨出戰大選。

 

如果說特朗普是共和黨的非主流之最,卡西奇就是黨內代表傳統建制聲音的人。兩人可謂黨內最南轅北轍的參選人,票站調查顯示不想特朗普贏的人,最多投了卡西奇,達29%。

 

自2011年起任俄亥俄州州長的卡西奇,令曾經一塌糊塗的經濟得以復甦。而且今仗初選不同艾州,無黨籍選民亦可參與投票,早前獲《紐約時報》表態支持的卡西奇自然更有優勢。布魯金斯學會學者卡馬克(Elaine Kamarck)估計他將會走得更遠,特別隨着其他共和黨人退選,他有望吸納更多票源。

共和黨混戰持續 各有基本盤

 

反觀上仗旗開得勝的克魯茲(Ted Cruz)和魯比奧(Marco Rubio),在新罕布什爾州黯然失色。魯比奧歸咎於自己在選前辯論表現欠佳,相信不無道理,民調顯示三分二人會看重辯論來決定意向。至於以基督教背景為主打的克魯茲,來到宗教色彩堪稱至為淡薄的新罕布什爾州,守住第三位也許已算有所交待。

 

今場初選後未有參選人立即宣布退選,但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經費已經所剩無幾,表明不會動身往下一戰場──南卡羅來納州,而選擇先返新澤西州從詳計議。在上場被遠遠拋離的杰布布殊,支持者希望克里斯蒂會退選,轉而支持今仗排第四的杰布,繼續在未來初選中後來追上。

學者:民主黨難以分高下

 

至於民主黨的桑德斯,根據票站結果顯示他在四方面比較佔優。18至44歲、年收入少於3萬美元(23萬港元)、首投族和無黨籍民眾,都有超過70%人投了他。種族和性別似乎不是影響因素。

 

學者卡馬克認為,桑德斯雖然比特朗普踏實,有具體政綱,但其實同樣難以在現時政治對立的美國推行,執行能力不及懂得與共和黨議員打交道的希拉里。

 

說到底,社會還是最關心兩場初選過後,兩黨會由誰人出戰大選。民主黨制度會按初選得票比例分配,換言之形勢咬得吃緊的桑德斯和希拉里,相信沒那麼快會分出勝負,卡馬克甚至估計要到近七月全國黨代表大會才見明朗。不過共和黨制度不同,勝出州初選可以全取代表票,卡馬克估計如果共和黨其他參選人未能整合勢力,協調出一個人拉特朗普下馬,那麼現時領先的特朗普將會取下多州提名票,最終出戰大選。

 

過往主持電視節目《飛黃騰達》時以一句「You are fired」而家傳戶曉的特朗普,支持者在今仗選戰中向他高呼「You are hired」,屆時似乎也不是個夢。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