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路線失效 潘基文與保守派界線模糊 「半半策略」選民不買帳

撰文:黃家欣
出版:更新: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取其姓氏諧音被韓國人稱為「半半先生」,行的是「半半策略」(韓文中「潘」與「半」的發音一樣),主要是指他作為建制派一員,但又不時批判總統朴槿惠及政府的做法,在兩者中的中間路線遊走。不過這條路非常窄,走在上面猶如行鋼線,稍一不慎即遭選民唾棄。如今潘基文宣佈不會競選韓國總統,反映他的「半半策略」似乎未能讓韓國民眾重拾對建制保守派的信任。

韓國下任總統大熱之一潘基文宣佈不參選。(路透社)

潘基文雖然從未宣佈競逐總統職位,但一直被視為代表執政保守派新國家黨出戰總統的熱門人選。早在周二,他仍在建議成立顧問組織,以在今年可能會提早的總統大選前,推動憲法改革。外界當時還分析,由於修憲被視為總統大選中的重要議題,就連另一總統候選人大熱、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魁文在寅也表態支持,認為潘基文的舉動是預告會參選。

不過周三(1日)情況就突然扭轉,潘基文宣佈不會參加今年的總統大選,表示「會放棄達到改變政治及團結國家的單純願望」,又指「對於若干政客過時及狹隘的思維模式感到非常失望,認為與他們共事是沒有意義的」。

  曾與文在寅支持率叮噹馬頭 惟後勁不繼

對於部份政客不合作感失望也許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對自己的支持率感失望可能才是主因。去年底潘基文還未離任聯合國秘書長之時,與文在寅的支持率曾經是「叮噹馬頭」。他雖然長年人在海外,但被韓國教科書譽為「讓韓國驕傲的男人」;回國當日民眾夾道歡迎,高呼「潘基文,請救救這個國家!」因為他2006年出任聯合國秘書長前,在盧武鉉政府任外交部長;盧武鉉被視為進步派,韓國民眾原預期他亦會為韓國政壇帶來一道清泉。

不過這情況在之後急轉直下,根據韓國研究公司Research & Research的最新民調顯示,潘基文的支持率跌至僅13.1%,已遠遠落後文在寅的32.8%;主要是他與執政保守派「藕斷絲連」。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魁文在寅指不是與民眾一樣,強烈追求改變的人。(美聯社)

  反對派批離地 「一生都在光明一面」

首先,反對派一早就看不順眼潘基文,他們批評潘基文「離地」,在外國生活多年,質疑他未清楚國家的需要。文在寅亦指:「他(潘基文)花了一生在光明的一面,他不是與民眾一樣,強烈追求改變的人。」

至於執政黨方面,潘基文也許也意識到自己形象的限制,因此有意與執政黨劃清界線。他批評朴槿惠及政府,指不會加入執政新國家黨,自認為「進步保守派」,希望走「中間路線」,融合已異常分裂的國家;但此舉反被媒體視為「牆頭草」,韓國人稱他為「滑潺潺的鰻魚」,指他在重要議題上立場模糊,作為外交官員可能很適合,但作為總統則是死穴。

潘基文支持設置薩德,立場與由朴槿惠領導的執政黨一樣,亦因而被視為與保守派同一陣線。(美聯社)

  立場搖擺 傳涉貪影響支持率

以朴槿惠強推的「慰安婦協議」為例,潘基文未辭任聯合國秘書長職位時曾支持有協議;但回國後卻質疑協議內容,批評協議未足夠補償受害者。

他又爆出醜聞,包括胞弟潘基相涉嫌行賄中東官員,遭美國檢方起訴,美國政府已要求韓國逮捕潘基相;他自己亦被指在盧武鉉政府任外交部長期間,收受商人朴淵次約20萬美元。他事後為胞弟事件道歉,表示對事件毫不知情,另亦否認關於自己受賄的報道,不過這些醜聞令民眾開始覺得這道清泉其實與朴槿惠之流沒有太大分別。

  支持薩德 被視為與執政黨同一陣線

他表明支持設置薩德(THAAD),指薩德是純防衞的武器,立場與由朴槿惠領導的執政黨一樣,亦因而被視為與保守派同一陣線。

相關文章:朴槿惠留下薩德燙手山芋 下屆總統候選人「頭痕」

潘基文早前與世越號死難者家屬會面。(路透社)

  論改變政治 不及反對派

在這背景下,潘基文即使提出「改變政治」的框架,也不可能贏過反對派。最新調查顯示,八成韓國人傾向有新管治團隊;韓國日報上月15及16日的調查亦顯示,62%受訪者不認為潘基文有資格出任總統。

在潘基文的故鄉忠清道,不少人仍視他為偶像,42歲的李大源(音譯)說:「我帶我的孩子來,讓他們向潘基文學習,要知道生命並不容易,但若努力,你的夢想也可成真。」65歲的金榮九(音譯)亦是到當地的遊客之一,認為潘基文「非常有經驗,也很自律」,讓他成為好的總統。可惜這些人的想法不代表全部韓國人,潘基文宣佈不參選,也代表他們的希望幻滅了。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