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俄羅斯轉向中國有助緩解制裁壓力 但不是靈丹妙藥

撰文:孫素青
出版:更新:

俄烏局勢緊張以來,俄羅斯接連受到歐美國家的制裁,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日前發表評論稱,俄羅斯轉向中國雖有助俄羅斯緩解制裁壓力,但不是靈丹妙藥。

北京冬奧會期間,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協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俄羅斯緩解制裁壓力。但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認為,歐盟進口的天然氣規模龐大,並非中國朝夕之間可以替代,特別是天然氣輸送還涉及管道等基礎設施問題,這需要俄羅斯或中國承擔額外投資。

該行認為,北京冬奧會期間中俄兩國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協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俄羅斯緩解制裁壓力,例如中國放寬從俄羅斯的農作物進口,但這與歐洲進口的天然氣相比只是滄海一粟。

此前,莫斯科與北京達成鋪設第二條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Power of Siberia)的協議,這條管道將併入俄羅斯內部天然氣網路。該行指,俄羅斯天然氣向東擴展出口市場的策略可能會導致中國與歐洲買家的競爭,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為通過現有管道--西伯利亞力量1號向中國輸送的天然氣是由東西伯利亞的氣田供應,而截至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高達83%的天然氣供應是輸送給歐洲的。

該行認為,從中期來看,西伯利亞力量2號建成後,全球天然氣市場與今天相比將會發生很大變化,預計天然氣價格將保持高位直到2024年,之後可能會出現回落;隨着卡達北部油田擴建項目推進,2025年LNG供應將會大量增加,市場從而也會顯著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