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認路大不同 或因一夫多妻制?

撰文:楊紫微
出版:更新:

「請問附近有廁所嗎?」
「直行300米,左轉電梯上一層,右手邊便有。」
「看到那間時裝店嗎?旁邊電梯上一層,廁所就在雪糕店旁邊。」
這種問路答案的差異,相信不少人也留意到。

男女認路方式不同,或是環境因素使然。(網上圖片)

對於兩性的方向感發展差異,有個沿用以久的進化論假設:人類祖先的分工多數是男性作為獵人搜尋獵物,需要確認自己的所在地,加上移動範圍較大,故傾向使用較宏大「腦內地圖」;女性則可能要在地下找尋植物的根莖,但地面上只露出一小節藤枝,這時用「特定地標」認路就更有用。

人類學家Elizabeth Cashdan和Steven Gaulin就在不同文化之間找尋兩性方向感系統不同的原因,整理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後,發現可能與我們一直相信的進化論解釋不一樣--比起「天性」,環境與文化差異的影響極大,而生活經驗塑造思考空間的方式。

Gaulin教授設想過,兩性差異會否在於男性因想找尋多個配偶,而令走動範圍較遠,發展出與女性不一樣的「導航系統」。Cashdan教授和他的學生Layne Vashro在非洲納米比亞北部的兩個文化Twe和Tjimba中,找到支持的證據。

另一個研究同樣證實上述假設,研究人員對居住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148名馬雅人進行研究,馬雅人相當崇尚一夫一妻制,與尋找多個伴侶的文化不同,馬雅人的對於空間意識的兩性差異較少。

對於生活經驗的影響,猶如海中孤島的丹麥法羅群島人就可以示範。法羅群島位於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中間,島民非常習慣航海。研究人員向島上99名女性及112名男性發出問卷,調查他們的認路策略,顯示不論男女都傾向使用大局型的「腦內地圖」,而非「特定地標」,但男性仍是較女性多用前者。

Cashdan教授和Gaulin教授表示,不認為研究會加強性別歧視,更指「忘掉那種說法吧。」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