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嚴寒天氣下等待救援 驚慄小品《Frozen》

撰文:王嘉政
出版:更新:

人獨自難敵寒霜,被困大帽山頂的跑手如是,被路政署無情沖洗的露宿者如是,就連在城隧轉車站等車的我也一樣──在絕境(雖然城隧轉車站不算)中,總希望有他人對自己伸出援手。

 

在嚴寒天氣下最終獲救,固然慶幸,但很多時往往絕望收場──電影《Frozen》便是一例-別誤會,不是Let It Go那套,而是美國導演Adam Green在2010年執導的一套同名驚慄片(香港譯作《冰峰36小時》)。

Survival films -電影類型的一種。泛指那些主角身處雪地、海洋或雨林等極端環境,面對大自然或人為威脅下掙扎求生的劇情片,但未必有驚慄元素。
一組對比強烈的鏡頭,呈現角色的絕望情緒。(電影截圖)

這部可歸類為Survival thriller的低成本作品,以一次另類山難為題:3名登山滑雪的年輕人因為人為疏忽,從而被困在雪山纜車上「半天吊」。由於劇情主軸非常簡單,講述三人如何在凍死前回到地面,因此撇除開首鋪陳,全片只用上3個演員和2個場景(狹小的纜車車卡以及三人腳下那片雪地),便說完93分鐘的故事。但正是沒有任何枝節,令導演Adam Green能夠專心以鏡頭呈現片中那種「叫天不應、叫地不聞」的無力感-例如在緊窄的中鏡,表達三人各自的情緒後,緊接一個仰視鏡頭,強烈的反差令主角們的處境更見嚴峻。而本片之所以能夠做到「緊湊」或「唔悶」,其實全賴身兼編劇的Adam Green把「情緒激烈-情緒平靜-危機出現」的情節循環分配和過渡得宜。
 

但成也編劇敗也編劇,《Frozen》在各大電影網的評價只屬不過不失,批評大多圍繞劇情上的荒謬之處。例如女主角Parker竟然可以愚蠢到以赤手扶着結冰的安全桿進睡而慒然不知;又或是主角為何不利用衣物結繩爬落地面等等。然而撇除劇情,《Frozen》不失為一套能夠令觀眾全情投入,而且拍攝技巧不俗的驚慄小品。

 

雖然主角們需要為自己堅持上山的貪玩行為負責,但纜車站職員的疏忽才是釀成大錯的主因。(電影截圖)

後記

《Frozen》結局固然無情(女主角得救,兩個男的被狼群咬死了),而現實似乎比電影更加無情。戲中的纜車站職員擅離職守、做事馬虎;現實中向露宿者噴水的路政署職員和清潔工人,則無法違抗上級命令,有如機器一般執行職務-也許這種把責任(和罪疚感)分散的層級官僚制度,才是真正的Froz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