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集》揭獨居長者洗口罩重用 李婆婆:口罩係錢嚟

撰文:秦志鴻
出版:更新:

2月26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2020》表示,將為18歲或以上市民派錢1萬元,8月開始申請,亦有多項惠民政策。然而在「武漢肺炎」肆虐之下,全港巿民正面對的抗疫困境,「派糖」未能解決燃眉之急,口罩問題仍然未能解決。最新一集《鏗鏘集》就派員親身了解一班沒有工作收入的獨居長者,揭示了他們抗疫的困境。

一個月淨返千幾蚊使用,點買呀?十幾蚊一個口罩。
譚伯《鏗鏘集》
譚伯負擔不起口罩的費用,惟有將口罩重用再重用。(影片截圖)

仍然會重用口罩

清洗過、消毒過、蒸過再重用的口罩,雖然表面上與全新沒太大分別,但防菌能力盡失,對防菌抗毒已失去效用,譚伯:「交租、電費、電話費、水費、成兩千蚊一個月㗎喇,淨返千幾蚊使用,點買呀?十幾蚊一個口罩,一日換一個都唔掂啦吓話?」譚伯與大部份長者一樣,不懂得上網訂購口罩,想去排隊又有心無力,但他清楚明白現在出街必需有一罩傍身,決定將用了三日的口罩清潔重用,他先用清水洗滌,再加點洗廚具用的洗潔精:「跟住摔吓佢啦,(採訪人員:用洗潔精洗真係得㗎咩?)應該得啩?你好多嘢都要用洗潔精洗㗎啦,洗碗、洗衫。」然後譚伯再將洗過的口罩再用清水蒸:「嗱而家蒸咗,消毒過啦!嗱都冇嘢吖,幾好呀。」繼而將口罩夾於窗邊䁁乾,表示該口罩又可以用三數天。

一般外科口罩屬於即用即棄物品,最理想為每4小時就要更換一個。然而,社會上仍然有不少類似譚伯的獨居長者,因為經濟問題而買不到足夠的口罩,被迫重用。(港台電視官方網)

睇睇譚伯嘅洗口罩過程:

+4

自製布口罩

譚伯的一位好朋友李婆婆也是獨居長者,和譚伯正面對著同一樣的口罩短缺問題,「武漢肺炎」肆虐期間,盡量留在家中:「(口罩)都會留返用㗎喇,唔捨得掉呀,好珍貴,口罩就係錢嚟㗎喇!每一次都排唔到,次次排隊都執輸。一來我哋又唔識上網,唔知幾時有得派,知道幾時有得派都好遲,去到都冇喇。」所以李婆婆決定偕譚伯一起自製布口罩。在採訪團隊陪同下,二人用價值二十五元買下一匹布料,預計可以製作出十多個「布口罩」。二人買完布料開心回家,布料經過剪裁和縫紉後,外形與一般外科口罩無異,而且有花紋,更加美觀,李婆婆:「叫做好似整得幾好咁囉!同埋又慳錢!」

睇睇兩位嘅口罩製作過程:

+1
成功製作口罩,李婆婆滿心歡喜。(影片截圖)

「咁但係防唔防到菌呢?」採訪者一個問題,瞬間令屋內一片沉默,二人一臉茫然。李婆婆隨即拿口罩去沖水,測試口罩的防水能力,嘗試回答採訪者的問題:「都會漏,不過佢就唔會好犀利。剪個保鮮紙個形,然後放入個口罩度,得唔得吖?咁佢咪可以防菌囉,你每用完一次咪掉咗塊保鮮紙囉!」

戴住加上保鮮紙的布製口罩,李婆婆:「而家梗係唞到氣啦,過多陣我就唔知喇!」(影片截圖)

巿面上嘅口罩真係一啲都唔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