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對決】包大人好頭痕?尚方寶劍殺人有手尾 免死金牌免九死

撰文:陳浩賢
出版:更新:

星爺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請出先皇上御賜的「尚方寶劍」,擁有「先斬後奏」的效用,不過就被反駁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搞到星爺要當眾吞劍娛賓,成為經典一幕。至於劇集《包青天》,包大人亦多次亮出寶劍傍身,招牌對白「尚方寶劍,如朕親臨」,一品大官、皇親國戚見到都要下跪,但如果大家真的相信有把劍就可以「上斬昏君、下斬讒臣」,少年你實在太年輕了。

星爺在《九品芝麻官》中,以為可動用尚方寶劍,卻被指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網上圖片)

古裝劇集及電影經常出現的道具,莫過於一把有無上權威的「尚方寶劍」,但明明大家也是東方人,為何會喚作「尚方」呢?原來秦漢時期,設有少府尚方令一職,專責打造監管宮廷的工藝用品,皇室所用當然是最優質的貨色,所以「尚方」等於現時的優質認證,代表擁有全國最高技術的機構,而所造出的劍亦是鋒利無比,被冠以「尚方斬馬劍」之名,之後再演化成「尚方寶劍」。大家讀書時認識的「蔡倫造紙」,蔡倫就曾任尚方令。

在電視劇《包青天》中,包大人經常亮出尚方寶劍,要奸臣屈服。(網上圖片)

「尚方寶劍」本身是皇室專用,為何會變成擁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呢?咁就要多得漢成帝時期的大臣朱雲,話說當時朝政腐敗,由於丞相張禹以下官員大多貪贓枉法,朱雲看不過眼,竟然當眾叫皇帝賜劍斬奸臣,在忠言逆耳之下,他隨即被拖走兼撞爛門檻,亦是成語「朱雲折檻」的由來,雖然最後朱雲不用死,但後世官員就紛紛效法朱雲,由皇帝御賜尚方寶劍斬死奸臣。

+1
展昭都成日亮出尚方寶劍,仿如身分象徵,其實他只是四品帶刀侍衛。(網上圖片)

觀眾睇《包青天》時,只要包大人亮出「尚方寶劍」,全部貪官污吏都要乖乖伏法,不過原來只是後世人一廂情願的想法,宋朝時代皇權集中,根本沒有下放生死決策權予文官,「尚方寶劍」只適用於軍中整肅軍紀,所以包大人其實沒有寶劍在手,而星爺獲得祖先包拯留下的寶劍,純粹只是編劇杜撰。直至明朝對大臣採用高壓監視手段,才有御賜尚方寶劍給御史官員的情形出現。但要動用到尚方寶劍,其實仍有不少魔鬼細則,不是人人也能斬,明神宗時就記載了清晰指引,只有「副總兵以下,先斬後奏」,更高級的一品大官,當然完全動不了,形同虛設。

星爺吞劍一幕,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網上圖片)

御賜尚方寶劍,聽落榮寵無比,但原來寶劍在皇帝眼中,完全不值錢,在明末便有不少地方大員獲賜尚方寶劍,當彼此有衝突,又各自擁有尚方寶劍,邊一個佔上風?原來還要配合「王命旗牌」,才真正擁有無需審核,先斬後奏的功能。不過不要以為殺完人冇手尾跟,皇帝才是擁有最終生殺決定權,例如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就斬殺了位居一品的毛文龍,雖然奏明崇禎皇帝,卻始終是擅殺大臣,越權行徑得罪了皇帝,埋下日後被殺伏線。

免死金牌在坊間流傳的造型是一塊圓或方的牌子,但真實是用硃砂寫在鐵瓦片上。(網上圖片)

另一個普羅大眾關心的「矛盾」對決,就是若然「尚方寶劍」遇上「免死金牌」,究竟邊個才是大贏家?其實「免死金牌」原名是「丹書鐵卷」,是皇帝賜予功臣,以硃砂將功績寫到瓦狀的鐵片上,以唐朝吳越王為例,他獲贈的金牌可「免他九死,子孫三死」,擁有「免死金牌」的必然是皇親國戚,建功大臣,而「尚方寶劍」則有斬殺範圍及時效性,當然不能跟金牌相比,更怕是皇帝秋後算賬,隨時被這把尚方寶劍累死。不過才子陶傑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他表示「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尚方寶劍 VS 免死金牌之事。免死金牌是民間俗稱應該指『丹書鐵卷』,明初曾在朝廷地方之間有過。」

陶傑對澳門水浸情況「抽水」,釀成關公災難。(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