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李嘉文李婉賢】姊妹兩雙手一條船 從城門河划到里約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沙田以前叫瀝源,明朝或更早以前,已有人逐水而居。當時,清澈明淨的水源叫沙田海,是城門水塘溢出的水流入海的必經之路;及至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發展沙田新市鎮,大規模填海,海岸兩邊收窄至200米闊,變成今天的城門河。
香港划艇隊就在這樣發展出來的河流,每天早上6時開始划着。艇手背對終點,雙手使力扒呀扒,看着眼前景物逐漸變小,然後到達目的地——從大圍到火炭,再從香港到里約熱內盧。
城門河,是沙田的發迹史,也是李嘉文(Carmen)和李婉賢的努力印記。兩個香港女孩,從此划到奧運。
文:李思詠 圖:王嘉豪、黃永俊

城門河上,李嘉文(左)和李婉賢(右)每天都在努力,姊妹檔終於取得奧運入場券。(黃永俊攝)

李嘉文,29歲;李婉賢,27歲。里約奧運划艇女子雙人雙槳艇輕量級香港代表。
李嘉文曾奪2006多哈亞運女子單人雙槳艇輕量級銀牌。
兩人於在里約奧運亞太區資格賽排第4,原本失落入場券,但亞軍的韓國隊宣布棄戰雙人艇,兩姊妹的奧運資格失而復得。

早上6時,城門河一片寧謐。冬天時候天還沒亮,我們仍躲在被窩,但願時針停留在寶貴的睡眠中,別向前跳動;Carmen和婉賢卻已忙着搬運器材落水訓練,扒到近馬鞍山那邊,天空乍現魚肚白,熹微晨光添上一片粉紅色,煞是好看。不過,兩姊妹都沒停留於眼前美景,只顧舞動船槳,完成每天首節訓練。

最初合作雙人艇,我較有耐性,因為大家尚要摸索。但時間久了,妹妹應要一講就明,反應要快!
李嘉文
作為姊姊,又是划艇隊的大師姐,李嘉文很有「大家姐」的風範。(王嘉豪攝)
來到大型賽事,『砌過先知』,高水平的運動員也會犯錯;而且輕量級賽事真的有得鬥,表現好的話,隨時殺入準決賽。
李婉賢
李婉賢本來離開划艇隊,後來回歸;本來主攻單人項目,後來伙拍姊姊划雙人艇,一划就划到奧運。(王嘉豪攝)

不算閨蜜 關係微妙

翻查城門河歷史,全部關於河道改善工程:1980年代,沙田急速發展,為河道帶來大量有機污染物,政府於1987年起推行多項管制措施,後來水質改善,再有魚類棲息。其實城門河的歷史豈止於此?香港划艇隊健兒,連續7屆都靠這條河道取得奧運入場券,那是一代代香港運動員的努力。Carmen中三時在這裏學划艇,2002年釜山亞運是她的第一個大型綜合運動會,成名作則是2006年多哈亞運摘下女子單人雙槳艇輕量級銀牌;比姊姊小兩歲的婉賢,中二與同學「柴娃娃」來玩,划了一會就放棄,中四時候忽然重燃熱誠,問准教練,從此過水上生活。

「佢細個好曳,爭啲學壞。」Carmen一副大家姐的威嚴。

「我唔理屋企,唔鍾意讀書,划艇後乖曬。」做妹的,在家姐面前,總帶點孩子氣,她甚至不知道Carmen曾戰釜山亞運,直至多哈亞運在機場迎接帶着銀牌返港的李家長女,方覺家姐好威風。

妹妹進隊後,兩姊妹一起訓練,也住在同一房間,的確多了共同話題,至少不像小時候般疏離。「我跟她說,我可以跟你分享所有比賽和訓練經驗,但只有做唯一一件事,你才不會被人覺得你靠家姐,就是努力建立自己的地位。」婉賢2008年初進港隊,Carmen就對妹妹說了這番話,儘管當時兩人各戰不同項目,「我就是如此率直,從小到大對住弟妹都說一不二,我知道自己不易相處」。婉賢在旁忍不住點頭偷笑,她直言,跟Carmen合作雙人雙槳艇,始終有點害怕;「因為她是大師姐,還是大家姐?」我問,「家姐多啲」。

(王嘉豪攝)
(王嘉豪攝)
(王嘉豪攝)
(王嘉豪攝)
姊妹關係,不一定從小就好好,特別是你有個強勢的大家姐。只有歷煉,才能令感情昇華。(王嘉豪攝)

大抵有個強勢大家姐的人才明白,姊妹關係不是從小就像閨蜜般,要彼此經過歷練,方提煉出微妙的感情。我說是微妙,不要想像成兩姊妹攬住枕頭談天光的畫面,正如婉賢所言,與Carmen坐在同一條艇上,必須抖擻精神:第一次做不到,家姐會教;第二次做不到,家姐會忍;第三次做不到,「死喇」!Carmen不諱言:「最初合作雙人艇,我較有耐性,因為大家尚要摸索。但時間久了,她應要一講就明,反應要快!」不要誤會Carmen惡形惡相,事實是訓練時必須互相質疑,方能找出弱點加以改善;當妹妹累極,也偶爾耍點小脾氣,Carmen便要學懂如何處理妹妹的情緒,「辛苦都頂住先」。旁人看在眼裏,總笑說「兩姊妹鬧交好好睇」,反正她們爭拗過後,依然同坐一條船。事實上,從2014年亞洲盃第一次合作雙人雙槳艇就奪冠,到今年4月取得里約奧運入場券,李氏姊妹一路走來,不會無風無浪,單是奧運資格已夠驚險,她們在4月的亞太區資格賽以0.19秒之差屈居第4,眼見奧運夢碎,Carmen兩晚睡不好,豈料季軍的韓國決定棄戰奧運雙人艇,結果兩姊妹又難得攜手踏上征途。「來到大型賽事,『砌過先知』,高水平的運動員也會犯錯;而且輕量級賽事真的有得鬥,表現好的話,隨時殺入準決賽。」婉賢說罷,望望Carmen,兩雙眼睛,同樣堅定。 

划艇運動員的雙手都這樣,滿是繭。(黃永俊攝)

清晨5時起牀 一天練3課

昔時城門河有多條村落聚居,諸如多石、插桅杆、小瀝源等,河岸有渡頭,並形成市集。小村落如今俱成大型屋苑,村民不再乘艇出入,唯獨健兒們以一雙雙強勁臂彎,來回於源禾路泳池與火炭馬會「孖橋」之間。3公里的路上,他們嗅過城門河的臭,見過城門河的魚,甚至反艇掉進城門河水裏,依然堅持每天早上6時一課、10時一課和下午3時一課的生活。「有段日子,我完全沒night life,每天5時多起牀,訓練累到極點。不過,我們又不怎麼覺得辛苦,只要喜歡,有目標,就划下去。」Carmen總是直截了當。說着說着,夜幕低垂,萬家燈火,波光粼粼的城門河,盛載了我們一天的辛勞,也把李氏姊妹從香港帶到世界。

城門河的歷史,應當多添香港划艇隊一筆。這條河,將他們由沙田帶到里約熱內盧。(黃永俊攝)
近乎所有划艇隊隊員都曾掉進城門河水中,李嘉文(前)和李婉賢(後)不例外。(黃永俊攝)
兩姊妹一起參加奧運,真真正正「坐埋同一條船」。(黃永俊攝)
李嘉文(左),29歲;李婉賢(右),27歲。里約熱內盧奧運女子雙人雙槳艇輕量級香港代表。(王嘉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