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蔡俊彥|在太多可以「算啦」之中 守住那條堅持的底線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是「算啦」還是「咬住」,大概就是蔡俊彥對於堅持的定義。
例如,手機鬧鐘響起,是snooze還是stop。
找蔡俊彥說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他想了幾天。
「每朝起身訓練已經係堅持。」
有一種堅持叫朝早起床,似乎有點……但又……認同。
他曾經以為運動員是筍工一份。但,小至生活細節,大至受傷輸劍,說的都是在那條線「咬住唔放」。

對於蔡俊彥,堅持就是在「算啦」與「咬住」中掙扎。(余俊亮攝)

運動員的意志從來鐵打不動,生活日常也自律無誤。蔡俊彥(Ryan)卻說,喜歡賴床,可以賴一個鐘,然後訓練遲到。

香港少有運動員面對傳媒如此坦白。這個誠實的人,今年23歲,2018年2月才轉做全職劍擊運動員,世界排名在短短三季就由70跳上第8,現時是香港男子花劍隊中世界排名最高選手,今屆是他第一次打奧運,將出戰男子花劍個人和團體賽。

他原本打算港大會計系畢業後才轉打全職,但又覺得太遲,「我計過,如果去到2018年亞運,有獎牌的話,人工不太差」,所以毅然打劍。

至於港大會計系還未讀的19科?「唔……再努力……」蔡俊彥靦腆一笑。

蔡俊彥(左)面對傳媒是少有的坦白,例如坦承自己會賴床、會遲到。(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他坦言,最初覺得運動員是「筍工」一份,「辦公時間短,唔使返office,人工又唔差,食體院住體院,我當時真係咁諗」,但當每天在劍道上深耕細作,原來生活遠比office裏的人壓抑。他說起2019/20年賽季,那是他世界排名殺入頭16之後的賽季,原本雄心壯志,豈料四站世界盃加一站大獎賽,只得埃及站躋身前8,其餘全數32強止步,要打的技術戰術,全部打不出來。

「世界前16不用打『pool』(分組賽),直接入64強,所有人都不想打pool,好想留在前16,於是經常對住排名榜計分,計自己計對手。想得愈多,愈打得不好,然後腦袋就不停轉,點解會咁?點解又係咁?」

除非真的一心食體院住體院,一旦決心「打好呢份工」,每天訓練三、四小時後,還會整天被打得不好的低氣壓籠罩,食不安、睡不好,周遭發生的事看不順眼,就連朋友一句話都能點燃情緒,廿四小時墮進暗黑漩渦。

每天訓練三、四小時後,還會整天被打得不好的低氣壓籠罩。(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情緒爆發還爆發,公還是每天照辦,思前想後,綁手綁腳,發脾氣扔面罩成為訓練日常,更難纏的是,脾氣發完,心中依然一塊大石砸下來,打不碎、搬不走。

「我會跟自己說,不要太認真,『hea住打,唔使咁辛苦』,堅持?堅持不住的。我叫自己算啦,不要勉強,算啦算啦。」

「我們每天都有太多『算啦』的念頭,有太多機會叫自己『算啦』。『算啦』,是可以的,但要知底線,哪些事情『算得』,哪些事情要再『咬住』,要懂得分辨。『算』得太多,影響質素。」

我們每天都有太多「算啦」的念頭,「算啦」,可以的,但要知底線。(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在充滿無力感的時代,「算啦」或許是最好的逃生門,就如蔡俊彥所言,我們每天都面對無數叫人放棄的理由。疫情期間,他的生活一下子變調,以往出外幾個月才留港短短幾天,變成一年多都留在香港。如何好好運用閒暇,先要調整思維,「好好反省自己」。蔡俊彥花了大量時間翻看過去幾季的影片,重新檢視自身優劣,他一直認為自己攻強守弱,原來不然,「一直給自己太多框框,我以為自己防守弱,但原來許多分數都靠防守反擊取得,反而進攻不是最強」。

是「算啦」還是「咬住」,那條底線,大概就是蔡俊彥對於堅持的定義。不要預設運動員的意志必定鐵血,小至賴床遲到,大至輸劍受傷,生活日常的每個章節,他們都在掙扎、在質疑。但至少運動員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愈是艱難,愈要看着目標「咬住」,即使不知道哪年哪天才到終點,但至少要勇敢高呼,就像蔡俊彥那樣,夠膽朝着獎牌出發東京。

即使不知道哪年哪天才到終點,但至少要勇敢高呼,就像蔡俊彥那樣,夠膽朝着獎牌出發東京。(余俊亮攝)

🥇▶️認識香港男子花劍隊,Mark定日子睇直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