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水行俠 方力申

撰文:客戶來稿
出版:更新:

方力申9 歲開始有系統習泳,11 歲開始代表香港出賽;2000 年悉尼奧運,手持三張「入場券」,他締造的200 米背泳及400 米個人混合四式香港紀錄,保持了21 年。
「飛魚王子」認為,千萬不要因為怕輸而不敢嘗試,運動場上,贏自己比起贏比賽更珍貴。他相信,若果每個人都有一樣自己堅持的東西,去發揮、做出成績,可以從中煉出自信,建立自我價值,就不容易受別人意見左右。
游泳健將寬闊的肩膀,盛載著生生不息的動力。他說,現今世代,除了競爭知識,還在競爭身體,因此健康很重要。
游入藝能界,匆匆21年。自言職業是「娛樂家」(Entertainer)的他,挾知名度回饋社會,不時以慈善大使身份參與公益,實踐另類「俠義精神」;這與他名下馬匹「將俠」有異曲同工之意?不是。
「行善讓我知道自己原來很健康、幸福,很想進一步跟人分享正能量。」

飛魚

短池世界盃香港站和留學美國的學界賽獎牌,是小方最難忘的獎項。

游泳是方力申一生的事業。這事業萌芽之初,「小方」是一個內向害羞的男孩。他接受《駿步人生》專訪時,分享了不少兒時故事。

八九歲時,他去快餐店排隊買漢堡包,家人等了15 分鐘仍未見返;查看發現原來他一見有人加入隊伍,便讓人上前,於是自己一直排在隊尾。「一有人迫上來,我就讓人。從來不喜歡跟人競爭,非常內向。」

即使後來繼承爺爺和爸爸的愛好、9 歲起加入泳會訓練,他最初比賽時,依然害羞又懵懂。「有外籍少年泳手走過來,用英語對我說『我一定贏你』!我當下卻只懂說『OK、OK』」。

這個內向男孩,後來成為頒獎台上的「飛魚」。小方形容,游泳令他學會堅持,培養出自信,「游泳改變了我很多!」

馬會支持不少運動項目,一直強調運動不僅有助提升體能,也有利個人心智及社交發展。小方表示,「每個人都要找一門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嗜好,然後努力去做,做出成績,就能建立自信;當人有了自信,就有安全感,不易受別人影響。」

11 歲開始代表香港出賽,歷年征戰無數。(由方力申提供)

「比賽是跟自己鬥」

曾經是優秀學生運動員,他深明運動的好處,即使退役多年,依然鼓勵別人多做運動。「現今一個國家或城市,除了鬥知識,還要鬥身體,身體健康很重要」。

運動,不一定要像他那樣成為香港紀錄保持者、港隊奧運代表。「通過運動訓練,讓小孩知道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練習了不一定有成果,但不練習一定沒有成果。比賽主要跟自己鬥,尤其游水,如果你游了『PB』(Personal Best 個人最佳)仍然輸,即使證明你技不如人,但你已發揮了自己的最高水平,依然值得高興,這才是成功感、滿足感所在」。

方力申的游泳生涯,不是一帆風順,尤其當年他挾游泳世家之名進入泳壇,難免承受外界更大的期望;1999 年負笈美國進修及訓練,更感受到天外有天的壓力。他稱,那時從日游7 公里,變成日游15 公里,每日上下午各練兩小時再加體能訓練,還要應付學業,一星期六天都過着日睡5 小時的生活,坦言:「一開始練到哭,水浸滿泳鏡,看不到前路。」

以運動員身份參加悉尼奧運,眼界大開。(由方力申提供)

悉尼奧運 大開眼界

抹乾淚水繼續前行,小方終於得到2000 年悉尼奧運三個項目的「入場券」,是當屆參賽項目最多的香港泳手。回想唯一一次以運動員身份參加奧運,當時20 歲的他眼界大開。「我們鮮有機會參加國際性綜合運動會,見到很多不同類型的運動員,體操、跳水的較為瘦小;排球運動員則非常高大。單是『睇人』,已增廣見聞。」

娛樂家

目前是唱歌、演戲、主持三棲藝人的方力申說,如果填寫職業,會寫「Entertainer」(娛樂家),因為「我用娛樂大家的態度去面對觀眾」。入行不經不覺21 年。邊做邊學,他開始享受藝人工作的滿足感,形容「工作已融入生活」- 到訪過的地方、接觸過的人、飾演過的角色,都是回憶的一部分。「例如我今天在這裡接受馬會訪問,下次若果再來(這裡),我會記得。某天曾在這個街角、那間餐廳拍戲,甚至當天是跟女朋友吵架,或者病倒,全都是我的回憶」。

大合照 初時靠邊站

從簡單的競技世界,踏入璀璨的娛樂圈,方力申的確衝破了不少關口,直言運動員轉型,投身社會並不容易。「運動員大部分時間都只是訓練,對自己要求嚴格,亦對自身實力有自知之明。當我轉型時,從未學過唱歌跳舞,但做藝人,表現好與壞,都在鏡頭之下,觀眾看得一清二楚。」因此,入行之初,他又變回小時候那個害羞內向的方力申,出席公開活動,只跟工作人員躲在一角;大合照環節,必定靠邊站;做訪問,答案還簡短過記者的問題。

他解釋,「運動員很腳踏實地,不會因為你讚我靚仔,就覺得自己『掂』」。他自稱天分不足,唯有用態度補救:「天分分高低,但態度有標準。凡事多走一步、專業一點、拚命一點,盡快令自己在這個圈子生存下去。」

情迷「四大天王」

方力申自小喜歡唱歌,加上受到熱愛古典音樂的父親薰陶,聽覺特別靈敏,樂韻節奏記得嫻熟,一聽到電視播放流行曲,總會琅琅上口。作為八十後的他,自言在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的金曲中成長,閒時最愛與同學討論喜歡劉德華、黎明、郭富城還是張學友?每年也會追看頒獎典禮,看看誰是最受歡迎男女歌手。

入行20 年,期望開一個賣門票的演唱會。

入行後第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他說:「第一次錄音時,看到主唱一欄是自己的名字,感覺很不真實。」

從2001 年擁有第一首個人單曲,來到今天,方力申在娛樂圈走過21 個寒暑。去年入行20 周年,因為疫情未有什麼大製作,問到未來計劃,他細想一下,原來還有個心願:「我之前的音樂會,都是跟贊助商或媒體合作,如果要說想做的事情,就是一個要賣門票的音樂會吧。」

回到從前

社會大使

2004 年退役後,方力申名義上不再是運動員,事實是,他的運動基因不曾改變。2019 年他參與環島泳,為合作十年的慈善機構籌款;凌晨開始圍繞香港島游足45 公里,比起跑馬拉松的42.195 公里還要長,結果以破大會紀錄的10 小時43 分06 秒完成全程,成為首位游畢全程的土生土長香港人。

游泳獎項見證付出的汗水和淚水。

為了這次泳賽,方力申原本預算用半年備戰,後來自覺狀態不足,決定押後一年進行。那一年半以來,即使北上內地拍戲,仍堅持每日練習4 公里,要不早一小時起床訓練,要不下班後練水,終於完成人生中最自豪的一件事。

環島泳 人生最成功事

「我曾經以為, 人生最成功的事是參加奧運或者2014 年當選傑青,但原來,我在39 歲才做了人生最成功的事。」成功之道在於,「不是因為我完成環島泳全程, 是我藉着這件事籌到1,050萬元, 這筆善款足以幫助許多人。」

積極向新一代傳承游泳心得。(由方力申提供)

運動員的健康形象,令方力申歷年來,得到不少慈善機構邀請擔任大使,他亦善用藝人的影響力與號召力,身體力行回饋社會。他稱,做善事反而是為自己「叉電」:「每個人都要有理想、有目標,這樣才能『撻着』心中團火,鞭策自己做得更多。」

完成45 公里環島泳是人生最成功的事。(由方力申提供)

對比他以藝人身份做善事,他更欣賞低調行善的義工,他們並非知名人士,只是單純地想幫助有需要的人。

下一代 競爭處事態度

一代飛魚王子亦回饋香港泳壇,與友人合辦游泳學校,為香港泳壇培育明日之星,也希望幫助小孩克服畏水的心態。「這個世代的小孩非常幸福,各樣技能遠比上一代優秀;未來若要繼續進步,必是競爭處事和工作態度。」自言要通過學校以外的環境改善下一代,運動和慈善是最好的方法。

馬會曾推出「賽馬會小學生習泳計劃」,透過泳會,為逾萬名不懂泳術的小一學生提供免費學習課程。

做馬主 話題增多

除了游泳,方力申也投入另一項運動 - 賽馬。他成為馬主,源於好朋友Mike Cheung擁有多隻「將」字系的愛駒;他跟小方說香港人很喜歡賽馬,小方是藝人,做了馬主會增加話題,人緣可能會更好,於是邀請了小方和其胞弟,及另外四名朋友,七個人組成「七俠五義」團體,購入團體馬,命名為「將俠」。翻查紀錄,「將俠」2020 年11 月出賽至今,贏過三場頭馬,成績不賴。

2021年9月26日「將俠」勝出,方力申(左六)與親朋好友開心拉頭馬。

成為馬主,的確令方力申增添了不少生活話題,認識更多人和事,自言有聯誼功能;貨車司機、茶餐廳食客、馬評人也和他講馬。不過,他認為馬主養馬,多數是興趣先行,作為投資還是次要。

其實他十多年前曾於馬會上水雙魚河騎術學校學習騎馬,以應付拍攝古裝片的需要,可是發現一點也不容易學習,笑言:「馬匹還是欣賞好了,學騎馬太難,我這年紀,一跌還得了?」

2014 年當選傑青,鞭策他要以身作則。(由方力申提供)

除了養馬,方力申最近鍾情大熱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每天都看看NFT 的新作品,也構思為游泳團體出產泳帽、泳鏡和浮板的NFT。他說從來不把NFT 視作投資,鍾情的是每件作品的獨一無二,就如他熱愛收藏畫作和名人簽名紀念品一樣。他笑說:「我很喜歡這類收藏,一見到就想據為己有。男人大都喜歡買嘢儲嘢,卻不擅長儲錢。」

請按以下連結回答簡單問題,看看方力申留下與你共逸的說話。

*資料提供《駿步人生》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