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美貿易戰和談重現曙光 「台商回流」該何去何從?

撰文:張育銘
出版:更新: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上周四(7日)下午表示,中美兩國同意隨協議進展,分階段取消加徵關税。至於兩國下輪談判將在何時何地舉行,高峰表示尚無具體訊息。英媒《路透社》同日的報道亦引述美方官員表示,作為貿易協議第一階段的一部分,兩國已同意降低彼此商品的關税。

上述消息被外界認為是中美貿易戰和談的「曙光再現」,部分投資者對中美和談也抱樂觀心態。

台灣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曾在10月下旬發出一份公告,指「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已經成功吸引149間廠商響應回台投資,累計投資金額已破6200億(新台幣.下同)來到6223億元,預期可創造54889個本地就業機會,後續仍有二三十間台商排隊候審。經濟部長沈榮津亦於10月29日對外表示,台商回台總投資額年底前有望達到8000億元。

事實上,經濟部長沈榮津早在同月初接受台媒專訪,當中他提到中美貿易戰給台灣一個機會,讓台商回'流熱烈。換言之,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懲罰性關税(從10-25%不等),對於從事傳統製造業和新興電子業的在陸台商來說,可謂是推動「回流」的主要動力。但一旦中美貿易戰和談的「曙光再現」,會否打消這些台商回台的念頭呢?

從實務層面來看,「台商回流」計劃中的台商只是先撰寫投資申請書,但並未表示後續投資金額已經到位,連帶地廠房和儀器、員工也尚未進駐政府引介的創業園區,因此台商其實還能保有「觀望」的權利。

因此,台商會否遷廠回台的關鍵問題,似乎便是台商對於中美局勢的判斷和信心問題。此外,考量到大陸人力成本和環境治理成本的費用不斷升高,因此已經有許多台商將石化業和傳統中小企業的製造業轉移到越南,而回台則傾向是進行產業升級的挑戰。依照「台商回流」計劃的補助規定即可顯示,在製造業方面,需滿足產線具備智慧技術元素或智慧化功能, 且內容符合「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項目,或跟台灣的重點產業政策相關。

不過,倘若中美貿易和談真的成局,台商在陸發展則能搭配大陸政府於本月4日提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對台26條措施」),在大陸政府的引導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這樣做的優點除了擁抱大陸豐富的市場之外,亦能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方針下向海外歐美市場擴展。

然而,中美大國博弈和結構性矛盾似乎將是未來國際局勢的常態。台商在「不確定年代」中為逐利仍然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分散的投資行為,因此「狡兔三窟」也是很合理的投資選項。

以大陸民眾較為熟知的富士康為例,1974年在台灣發家時,是以新北市土城區的鴻海精密機械為主,之後便在1988年到大陸深圳l龍華科技園設廠,之後更遍及山東煙台、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河南鄭州、山西太原等地。及至2019年6月,富士康被傳出有意在越南北部廣寧省東梅工業區設立電視螢幕組裝工廠,預計初期投入約4000萬美元。此外,在2017年,郭台銘表示要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設LCD面板工廠,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熱烈歡迎。不過從現有資訊顯示,這個承諾可能「跳票」了,而背後原因還不得而知。

台商在「不確定年代」中為了生存,顯然得多方評估,而「台商回流」的誘因雖然很大,但如果受到中美貿易戰和談的「曙光再現」,再上大陸釋放「對台26條措施」,也有可能打消台商回台的念頭。台商究竟會怎麼做,或許還得再觀察看看。另一方面,對台灣來說,為中美貿易戰量身打造的「台商回流」政策是否得因應中美貿易「停火」而做調整,或許也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