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動節|「不會認為蔡英文挺勞工」 台灣勞工運動有何出路?

撰文:陳炯廷
出版:更新:

台灣每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的遊行是各大工會、勞工團體和市民大眾上街為其勞工身份的經濟及社會權利發聲的一次大型集會。儘管五一遊行的倡議與多數身為勞工的台灣民眾息息相關,但在長年「失去左眼」,對「工會」與「公會」,難辨其「左」、「右」的台灣社會,不少人往往只會覺得這不過是場「行禮如儀」的遊行。但事情真的只是如此嗎?

蔡英文政府2016年至2018年期間在全面執政下兩度修惡勞動法的工時管制,引發台灣勞團及青年羣體的高度不滿。(中央社)

談及台灣自1988年以來的五一遊行,台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其行業工會會員的陳信行向多維新聞網表示,幾十年來,儘管每年五一遊行會隨着勞工運動的高潮低潮讓遊行氣氛不一樣,但就算勞資對抗的情勢沒有那麼激烈,但「五一就該出走出來」是台灣自解嚴以來勞工運動所共同創造的某種「文化傳統」。

陳信行補充道,這也不單是台灣工運獨有的文化傳統,而是自1889年以來,為紀念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犧牲,世界各地的工運都有意識要繼承與發展的傳統。「就算是行禮如儀」,但也證明以勞工集體身份,不問藍綠、為多數勞工共同利益發聲的「勞工運動還沒死」。

「走五一遊行已是台灣大多數工會團體有高度共識的慣例,不走反而是奇怪」台灣高教工會、機師工會研究員陳柏謙向多維新聞網説道。這也是為什麼每年五一遊行能動員出一定規模的人數,而其中有六成至七成是固定的基本盤。

陳信行説,「這或許也是工運是跟其他領域的社會運動一個最大的差別吧!」像是環保運動如果沒有什麼大一點事情的話,説要上街遊行,好像有點怪怪的,但工運在五一這樣的日子,就算沒有什麼事情,大家都會覺得不上街反而才怪怪的。

從五一遊行人數變化來觀察,陳柏謙説,基本上沒有很巨大的跌幅,人數的增減主要還是取決於該年度有無重大議題帶動工會、勞團系統外的更多民眾參與,「政黨輪替」在五一遊行方面,不是決定人數多寡的變向。例如蔡英文任內兩度修改《勞基法》引起爭議時,也曾為遊行人數帶來高峯。

然而,五一遊行的意義是什麼,只是「行禮如儀」嗎?陳柏謙認為,五一遊行給了不同職種、不同身份類別;或同一職種,但平時在不同單位工作的人們能有一個「看見彼此存在,以及看見彼此遭遇處境雷同」的機會。儘管人們的訴求,不會在一場遊行後就立即達成,但彼此看見的過程,讓人們對於勞工「作為一個集體」的想像更容易被形塑出來,也讓人獲得團結與爭取權利的力量與勇氣。

另外,談及近兩年來台灣某種「抗中保台」的社會氣氛,是否有削弱勞工運動的力量或批判力道?陳柏謙認為,社會運動內部確實存在「投鼠忌器」的問題。現在民進黨策動的輿論和「網軍」已經很習慣,也很會把批評的聲音打成是「國族認同的對立面去」,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勞工運動上,也發生在其他社會運動上。

陳信行也有類似的感受。不過,他表示許多對自身勞動處境不滿的人們,雖然在投票行為上是「含淚支持」蔡英文,但這也不代表他們就真的認為「蔡英文或民進黨是挺勞工的」,也不會為了「抗中保台」就覺得「我就活該被老闆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