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可斯稱「台灣總統」釋友台態度 菲學者:冀與台深化經濟關係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2024台灣大選中勝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1月15日發賀文,罕見以下屆「台灣總統」稱呼,引發中國外交部批評。對於小馬可斯展現出友台態度,有菲律賓學者近日刊文分析,這顯示菲方注重台灣經濟實力與戰略意義,小馬可斯不但認知到亞太地區若發生衝突,菲律賓也將受牽連,更是希望能深化與台灣的經濟關係。

雖然菲律賓總統辦公室和外交部等官方單位,皆表達了「堅持一中政策」的立場,但小馬可斯本人的表態,與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任內官員公開稱「台灣只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態度明顯不同。在刊登於《日經亞洲》(Nikkei Asia)的分析當中,菲律賓大學亞洲中心學者海達里安(Richard Heydarian)點出,因地理位置相近,過去出台灣與馬尼拉當局的經濟關係往往相對密切,例如指派菲律賓官員或商人到台北代表處保障20萬移工福利。不過,這些人通常沒有足夠的外交經驗與談判技巧,對於雙方交流、南海爭議等問題沒有過多的幫助。

小馬可斯1月15日發賀文,罕見以下屆「台灣總統」稱呼賴清德。圖為1月13日晚,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向支持者致意。(梁鵬威攝)

分析指,來自北部省份的小馬可斯承認了兩個重要的地緣政治因素,一是台菲的地理距離近到不容忽視,例如菲律賓某些島嶼與軍事基地僅距離台灣約185公里左右,馬尼拉到台北的距離亦幾乎比所有東盟成員國的首都距離還近。二是台菲的戰略命運實際上交織在一起,若美國因台灣問題而與中國直接衝突,身為美國條約盟友,菲律賓實際上沒有辦法真正保持中立,小馬可斯也曾批准美國在北部省份擴大軍隊進駐,並尋求與日本建立密切的國防關係,包括擴大軍隊互相准入等,試圖建立更完善的美日菲三邊聯盟,以有效防止中國在南海區域的威脅等。

最後,海達里安提到,台灣在半導體製造領域地位領先,在以台灣為中心的供應鏈中,菲律賓也積極地爭取一席之位。具體而言,菲律賓在晶片封裝、測試等方面能發揮更大作用,未來也可能有機會進入更高階領域,因此小馬可斯政府的表態不但是作為建立與美國更緊密關係,共同阻止中國的戰略意義,實際上,重視保衛領土也讓北京難以提供更多經濟支持,因此與台灣建立經濟互惠的方針更加重要,民調也顯示多數菲律賓民眾都支持這一做法。

毛寧指,中方表明嚴正立場是完全正當和必要。(資料圖片)

1月16日,針對小馬可斯向賴清德發賀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外交部部長助理農融召見了菲律賓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敦促菲方給中方一個負責任的交代。她又說:「我們建議馬科斯(小馬可斯)總統多讀讀書,正確了解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17日,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批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如此低級和下流的言論,令人感到不幸。其言論侮辱了侮辱了小馬可斯和菲律賓,也貶低了她自己、她所代表的外交部和政黨。 他又補充說,不應該為毛寧的言論驚訝,指對方慣性發表經國家批准的宣傳和虛假資訊。而毛寧18日回應指,中方表明嚴正立場是完全正當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