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另類觀察—領袖大國責任論

撰文:郝雅璐
出版:更新:

「重大國際危機期間,非同尋常的中國領導作用取代有意義的美國領導作用,這可能是幾十年來頭一遭。」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劃(China Strategy Initiative a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在接受美國媒體《紐約時報》採訪時如此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還未達頂峰,但在這場危機中,各國政府的表現千差萬別,尤其是中美兩強,正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國際形象。

3月下旬,《紐約時報》接連刊登兩篇文章,《面對新冠危機,美國不再是一個慷慨的全球領導者》和《中國援助各國抗擊疫情,打造全球領導者形象》,核心觀點是:通過疫情中的一系列行動,「中國擔起了曾經由西方國家在自然災害和公共衞生事件中佔據主導的角色。而奉行美國優先而退出國際事務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愈來愈放棄這個角色」。

從未來的角度看,這場危機可能標誌着全球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時刻。這對未來五年的大國競爭意味着什麼?我們會在十年後說「這是中國崛起、美國衰落的時刻」嗎?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疫症的表現備受批評。(資料圖片)

美國令歐洲盟友沮喪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即時監測系統統計,截至美東時間上周三(3月25日)下午6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65,285宗,其中死亡病例926宗。與不到24小時前相比,新增確診病例11,625宗,新增死亡223宗。同日,美軍首席醫療顧問、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弗里德里希斯准將表示,據五角大樓的模型,美國疫情可能在未來三周繼續處於增長狀態。

截至目前,特朗普已宣布紐約州、加州、華盛頓州、艾奧瓦州、路易斯安娜州、德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愈來愈多美國地方政府發布政令,要求民眾居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統計,至少有20個州要求民眾居家,涉及超過一半的美國人口。在部份疫情影響最大的地區,醫療系統物資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華盛頓郵報》報道,各州政府正在爭購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並推高了價格。報道稱,為了減少缺口,已經有醫院要求建築公司、美甲店和紋身店捐贈口罩和手套,並考慮使用大型動物用的呼吸機,原因是找不到適合人用的呼吸機。

反觀中國,本土感染的確診案例已趨於零,增加病例多以輸入為主,疫情核心武漢也即將結束封城。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已宣布向83個國家及世界衞生組織(WHO)、非洲聯盟等提出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向世衞提供2,000萬美元,支持其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中國的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機構也向疫情嚴重國家施以援手。中國醫療團隊支援意大利、塞爾維亞、日本的視頻在內地社交網絡熱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國際協作精神成為中國政府和民間的一種共識。

一名露宿者在拉斯維加斯的收容所量體溫。(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就在中國援助意大利和塞爾維亞的同時,這些國家的輿論也在問:「我們的歐洲朋友在哪裏?」確實,雖然外界對中國早期處理疫情的表現不乏非議,但最近的全球抗疫行動中,中國給人一種在行動、在協調、在領導的印象;相比之下,歐洲疫情大爆發之際,歐盟內部無法協同抗疫,作為西方世界領袖的美國又「似乎不願或沒能力起領導作用」。對許多歐洲盟友來說,美國對疫情的回應令人沮喪。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國際安全分析師梅傑(Claudia Major)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這次危機證實了美國的政治領導力已出現結構性變化:「要成功的話,你要能控制大流行病的國內疫情,將盟友團結在你的周圍,領導這個聯盟,為全球提供公共產品,組織全球的應對措施,像對付伊波拉病毒那樣……這是一場認真的敘事戰,中國人已經學會了使用美國人曾經擅長的工具—軟實力。」

這種觀感在很多西方國家正在成為主流共識,《歐洲之聲》(European Voice)前編輯Tim King在Politico網站上撰文寫道,這場危機標誌着「幾十年來苦心經營的東西被倉促拆除」。杜如松則形容:「重大國際危機期間,非同尋常的中國領導作用取代有意義的美國領導作用,這可能是幾十年來頭一遭。」

因疫情在全球擴散,G20峰會以視像會議形式舉行。(資料圖片)

中國要做全球化「旗手」

我們可能正在見證一段歷史,不僅是人類正在經歷本世紀最嚴重的流行病威脅,更是國際格局上中美兩國在「領袖大國」地位上的此消彼長。新冠疫情只是加深了這種結構性變化,其根本原因在於隨着美國國力下降,美國人也在逐步放棄原本肩負的全球責任。正如過去數年看到的全球保守主義、孤立主義一浪高過一浪,其始作俑者正是美國。自特朗普上任後,其執政關鍵字是「美國優先」,具體表現就是不斷從以下各種國際合作組織中「退群」:

2017年1月23日,剛剛成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簽署行政令,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議》,原因是美國承擔了太多責任。2017年10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但計劃保留非成員國觀察員身份,繼續在組織內發聲,不過,從2011年開始,美國已經停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費。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且美國將重啟對伊朗的嚴厲經濟制裁。2018年6月19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利(Nikki Haley)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共同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美國還多次威脅要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認為WTO爭端解決機制已經破裂。最近一次是特朗普在今年8月30日接受採訪時的表態,稱美國許多年來在世貿中受到了「很壞的待遇」,這個機構需要改變做法。不過,外界大部份看法認為美國所謂「要退出WTO」是「以退為進」,目的是通過雙邊談判各個擊破,持續施壓多邊機制以實現「美國優先」。此外,《中導條約》、萬國郵政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移民問題全球契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等—美國陸續退出或者威脅退出不同國際組織或協定。這些信號,讓美國的盟友感到擔憂。

當美國開始放棄全球責任時,中國卻堅定擔當着「全球化」支持者的角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杭州峰會、達沃斯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多個國際場合的講話中,一再重申努力推動全球化進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捐贈的抗疫物資運抵柬埔塞。(路透社)

「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當然,因為政治制度的不同、過去一百年的歷史原因,以及在例如人權、宗教等問題上的不同態度,多數西方國家的政府和民眾基於意識形態,仍然沒有把中國視為「自己人」。這沒有關係,因為「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中國對於疫情的表述,不應該是「喪事喜辦」,用一種「這是中國機遇」的口脗去敘事。也應該承認,從目前證據來看,這次疫情的確開始於中國。但正如WHO所說那樣,這是人類的危機,不應該譴責某一個國家。用一個冷靜客觀的觀察角度去看待新冠疫情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的連鎖反應,對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向世界證明,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擁躉者,作為世界第二大強國,中國做好了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的準備。

最後,也要明確一點,不應盲目鼓吹中國要代替美國成為「全球領導者」。無論從國家實力,意識形態還是歷史因素,中國不能、也無法在短期內取代美國。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一靠超強的軍事實力;二靠美元長期獲得的世界認同,能滿世界賣國債。中國目前實無接位之能,真要去接,肯定壓彎了腰,還弄得全世界喋喋不休,埋怨沒前任「世界總統」做得好。

既然美國要淡化自身在全球的領導作用,中國只需樂見其成,不必因為國內某些「低級紅」及西方一些輿論的「哄抬高捧」就患上「大頭症」。(資料圖片/新華視點)

北京一向強調中國是世界多極化的堅定支持者與推動者,並表明多極合作更能體現國際社會追求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 既然美國要淡化自身在全球的領導作用,中國只需樂見其成,不必因為國內某些「低級紅」及西方一些輿論的「哄抬高捧」就患上「大頭症」。中國不需要與美國爭霸,而是要給有些陷入混亂的世界,提供應對危機,經濟發展的另一種可能,給特朗普和美國展現出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應該有的樣子。

上文節錄自第20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3月30日)《新冠疫情另類觀察—領袖大國責任論》。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