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外地醫生|請林鄭看清問題——「戰場」在於醫療霸權和保護主義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昨天(2月4日)到立法會出席行政長官答問大會,表示將向現屆立法會提出五大立法建議,當中包括向立法會提交本港早已「研究再研究」的《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容許經外地培訓而本身屬「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醫科畢業生,返回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工作。林鄭月娥為此懇請醫學界支持有關工作,又重申特區政府不會「跪低」,並希望現屆議會能夠支持方案。纏繞多年,政府終下決心引入外地醫生以紓緩人手緊缺,固然值得肯定,但仔細咀嚼林鄭之言,似是將問題歸咎歷屆議會阻礙,卻未能觸及根本——根深蒂固的醫療霸權和保護主義,以及對個別地區的傲慢與偏見,難免落得治標不治本的結果。

林鄭月娥表示即將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以容許經外地培訓而本身屬「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醫科畢業生,返回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工作。(張浩維攝)

追本溯源:阻力在於立法會還是醫療界?

醫生短缺並非新鮮議題。據食物及衞生局呈交予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今日(2月5日)討論文件,本港人均醫生比例是500位市民由1名醫生照顧,遠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如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英國(3.0名),醫生負擔可想而知;當局進行「醫療人力推算2020」(以2017年為推算基準年的初步結果)甚至顯示,至2030及2040年,將分別缺少1610名及1949名醫生。值得一提的是,鑑於醫生人手長期不足,公院輪後時間早已不斷上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這一年多內更為嚴峻。

儘管過去數度「闖關」開放外地醫生來港免試執業失敗,林鄭昨天突然表示將向現屆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又藉重申當局「不會跪低」以表明決心,並謂議會早已回復正常,希望議員大力支持。此舉本身並無不妥,但問題是,特區政府一直以來所無奈「跪低」的,從來不是立法會,而是醫療行業當中的「潛規則」;當林鄭以為可以藉著「香港永久性居民」打開醫療霸權和保護主義的缺口,卻不知問題根本不在於此——可以說,儘管槍已上膛,但卻未能找到「戰場」。

但其實,林鄭又豈會不知「戰場」在何處?立法會早於2016年審議旨在改革醫務委員會的《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而當中有部份建議有利開放外地醫生來港執業,但被時任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單人匹馬「癱瘓」了議會。然而,議案並非不獲民主派支持,例如時任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曾言,放寬海外醫生在港執業,不僅可增加醫委會的問責性,當有限度註冊醫生來港執業期限由一年增至三年,更會緩解公院人手不足。

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便以「譴責」、「遺憾」等字眼狠批梁家騮,又揚言「場仗一定要打」,可見她並非不知問題所在。然而,當時義正嚴辭的政務司司長,後來坐上特首之位,卻屢屢礙於醫學界反對及社會爭議,不敢觸及根本。

香港醫生人數嚴重不足。(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回歸初心:「港人專醫」or「擇優而取」?

正如林鄭昨日在立法會所言,是次建議並非「大膽」之舉。其「不大膽」之處在於,建議引入的醫生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以期社會不會有太大爭議,而醫學界也不會有太大衝突。

確實,無論從操作的難易程度,還是從特區政府一向慣用的「和稀泥」手法來看,以「香港永久性居民」為引入前提、類似「港人專醫」的方案都是再適合不過的選項。「港人專醫」是一個以移居海外港人及其第二代為對象的輸入專科醫生計劃,最早由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名譽教授王永平提出,他認為這樣便能較能消除市民對輸入內地醫生的疑慮——因醫生的資格,是來自與香港醫療體制相近、水平相若的地方。

但問題是,如何保證「海外」皆於本港醫療制度相近、水平相若?若港人醫生來自海外的欠發達地區,香港業界、社會又會否接受?由此可見,除排斥更激烈的競爭外,反對輸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對內地醫生的偏見,先入為主地認為內地醫生的專業水準欠佳。

然而,為何需引進外來醫生,仍須回歸「初心」——為的是增加本港醫生人手,同時保證醫療質素。本港醫療水平固然相當了得,但不應因行業利益而排斥競爭,更不應因對內地的偏見而盲目牴觸此計劃。這不但會阻礙治療水平進步,更是視患者權益於不顧。

若真像業界所言,要保障醫生的專業能力,便應擇優而取,任人唯賢才是。若將「優」與「賢」劃定地區、規定身份,便只是偏見與傲慢,而非對市民生命健康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