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香港為什麼需要非本地培訓醫生?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疫苗戰才告一段落,新的「戰役」便已打響。5月18日,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開放合資格且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有關問題被業界阻撓多年,導致當局遲疑不決,即使是次出手以港人身份作退讓,但仍遭業界反對。他們聲勢浩大,甚至引導不少市民質疑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弊多於利。歸根究柢,還須釐清本港需要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原因,以及業界反對背後的保護主義和政府短視。

永遠缺人?長短期辦法須並行

為何要引入外地醫生?答案很明顯——缺人。本港公立醫院醫生人手不足已成基本「常態」。以2017年為基準推算的醫療人力顯示,至2030及2040年,將分別缺少1,610名及1,949名醫生,當中,醫管局將缺少超過960名醫生—約佔全港醫生數量45%的公院醫生,需照顧全港約九成病人。而本港人均醫生比例是500:1,即一名醫生照顧500位市民,公院爆煲已是常態,增添人手迫在眉睫。

想必有人會問,為何一定要引入外地醫生,而不增加本地醫科學額以培育更多醫生?後者當然要做,但增加幅度相當有限,政府也不願多開一間醫學院,所以相關學位只由2005/06至2008/09年度的年均250個,增至2021/22年度的530個。再者,本地醫學生培育周期漫長,至少七年「打底」方有資格註冊成為醫生,若想成為專科醫生,更要多六年培訓。同時,為醫學院提供適切、足夠的教學配套等,亦是「打長期戰」的措施。然而,頻頻爆煲的公院、苦苦等待輪候的患者卻無法再等,此時不引入「外援」更待何時?放開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成為短期內成效高的辦法。

頻頻爆煲的公院、苦苦等待輪候的患者卻無法再等,此時不引入「外援」更待何時?(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早在2016年,立法會審議旨在改革醫務委員會的《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時,由於當中涉及開放外地醫生來港執業,醫學界以「專業自主」、「市民健康或受影響」為由強烈抗議,時任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單人匹馬「癱瘓」議會。爾後,每每政府再有相關動作,總引得業界罵聲一片。一直以來,非本地培訓醫生水平參差不齊是業界反對的最大理由,當中由內地培訓的最受爭議。例如去年8月,中央政府應港府請求派出60名「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馳援本港檢測工作,引起業界反對。香港護士協會發聲明稱內地醫護人員不符合本港法例和專業守則,且無法保障能提供適合香港專業標準的護理服務。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認為本港醫生以英文書寫病歷,內地醫護講普通話及寫簡體字,雙方難以合作。但種種「過度擔憂」都在志願隊順利完成任務後不攻自破。

基於對內地的偏見,除內地支援外,國產疫苗甚至通關互認的設計等都落入政治表態怪圈。儘管政府終於針對醫生短缺問題提出修訂《醫生註冊條例》,但明顯沒有「大刀闊斧」,而是採用以「香港永久性居民」作身份限制的方案來「中和」戰場,希望藉此「自退一步」的方法徵得社會和業界的支持。

一直以來,非本地培訓醫生水平參差不齊是業界反對的最大理由,當中由內地培訓的最受爭議。(資料圖片)

持續反對?業界霸權積弊多年

按理說,港府避開「政治敏感」,社會、醫學界不應有太大爭議,但事情並沒那麼簡單。鑑於現時醫生執業考試合格率低,成為海外港生回港之阻礙,港府擬容許合資格海外醫生免試執業。這一考量並非憑空而來,本港醫生執照考試一向被國際視為全世界最難的考試之一,據醫委會資料,2019年第一部份專業知識的合格率僅為26%,醫學英語技能水平的及格率最高,為80%,第三部份的臨床考試及格率亦欠佳,為38%。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失去執業試把關會影響醫療質素。誠然,徹底免除海外醫生職業試的做法有待商榷,或可透過適當降低第一、三部份試題難度來調整。

還有更多反對的理由。早在今年2月,特首林鄭月娥將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納入五大立法建議時,業界代表們旋即作出批評。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認為此舉會引來在內地培訓、擁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醫生來港執業;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也批評林鄭明顯「有政治任務」,為日後引入內地醫護鋪路;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醫學院院會主席袁己立表示,失去執業試把關會影響醫療質素⋯⋯

也就是說,不僅對內地醫療教學水平產生傲慢與偏見,對非本地培訓港醫亦存在排斥心理,醫界利益果真無人能動?業界保守主義終究無法對抗?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佘雲楚曾在《醫療霸權與香港醫療制度》一書中直言,無論是醫生還是其他專業所高舉的專業自主、專業理念、自我規管等大旗,本質只是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掩飾,會令其能「安寢於既得利益中而不需內疚」。

正如前文所言,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只是短期輔助手段,需要解決的深層問題並不止是人手的缺乏。醫療霸權的積弊已探討多年,從制度層面的醫權過大、行業方面的專業保護主義,到「重治療,輕預防」的理念,都亟待被解決。

放眼整個醫療產業及行業內人才流動,香港將自己的醫療市場封鎖起來,不願「分一杯羹」,以創造積極競爭。(資料圖片)

百廢待興?醫療產業亟需改革

早在政府於1999年委託哈佛大學做的醫療改革報告中已指出,香港的醫療融資存在問題,醫療費用勢必不斷上升,若繼續維持公營醫療制度,公共醫療開支將拖垮庫房。然而,儘管政府開設地區康健中心,但並無令其「用得其所」,未能與社區組織相結合,做好居民的健康篩查及預防,以紓緩公院壓力。

同時,放眼整個醫療產業及行業內人才流動,香港將自己的醫療市場封鎖起來,不願「分一杯羹」,以創造積極競爭。而同為大灣區領頭羊的多個城市,卻並非如此思維。以廣州市為例,2019年12月6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省教育廳等九個部門印發《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構建全面開放的大灣區「職稱評價體系」,推進各領域職業資格認可,以促進灣區內人才自由流動,當中就包括先行認可港澳醫師的資格,以帶動互認。除此之外,廣東省也積極部署與港澳兩地醫療儀器及藥品的制度互認。

廣州積極開展人才、制度的交互,是希望提升灣區居民生活質素的同時,擴大自己的市場,促進自身進步。香港若不斷將改變推出門外,堅守自己的小市場,最終便只能自食其果。

上文刊登於第267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31日)《香港為什麼需要非本地培訓醫生?》。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保釣運動50年 香港人還愛國嗎?

死因庭案件積壓 法院行政宜改革

【治港新勢力.三】泛民低潮期: 蓄力調整還是「自然流失」?

由汽車蔓延至手機、電腦、家電 全球晶片荒的沉痛教訓

搶電視觀眾爭奪話語權 沙特土耳其掀中東「劇」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