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哲學編輯日課】#16. 上帝死了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中伊凡·卡拉馬佐夫發表過一次論辯。他認為,倘若上帝不存在了,那麼一切都是被允許的。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尼采對虛無主義的討論反而顯示:上帝死了,我們什麼都不能做!

 

上一集講到,十九世紀「歐洲虛無主義」的完成經歷了「否定的虛無主義」和「反動的虛無主義」兩個階段。在否定的虛無主義階段,一種更高的價值(即基督教價值)被虛構出來,在這種更高價值的名義下,生命遭到了貶抑,以至於價值成了本質,生命反倒淪為表象。到了反動的虛無主義階段,即「上帝之死」被宣佈以後——並不僅僅是尼采,而是所有歐洲人一起宣佈「上帝死了」——就連那種更高的價值本身都遭到了否定,而只有生命存留下來,在沒有意義、目的、價值的世界裡荒唐地延續下去,此後,本質遭到否定,唯獨表象存留。於是,徹底的虛無主義便形成了。

 

這種虛無主義為什麼是徹底的?倘若上帝不死,上帝便擔當了意義、目的、價值的擔保者,人們只要遵循一套(基督教的)更高的價值,不但可以「守法」、「行善」,更可以打著上帝名義作惡——作惡仍然是一件有某種意義的事。相反,一旦上帝死了,失卻了意義、目的、價值的擔保者,人們就瞬間變得沒有方向、無所依傍,直接落入了虛無——不論做什麼,不論做與不做,都沒有差別,都毫無意義可言。因此,上帝死了,我們什麼都不能做,這才是徹底的虛無主義。到了這個地步,作為第一階段推動力的否定的意志——它終歸是一種意志——都被否定了,生命就淪為一種完全的反動力。所以德勒茲說,經過了第二個階段,虛無主義就成為虛無與反動力的結盟。

 

尼采先於他的時代,預見到歐洲文明必然通向一種虛無主義。他的高瞻遠矚之處在於認識到通向虛無主義不是一個單一的歷史事件,而是人類歷史背後的普遍的原動力。「價值可以改變,更新,甚至消失。那不會變的、不會消失的是自始至終支配這一歷史、產生所有這些價值(及其缺席)的虛無主義視角」。(見德勒茲《尼采與哲學》第五章2節)。無論是猶太教、基督教、宗教改革、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都勢必經歷同一條歷史發展的軌跡——虛構的更高價值的崩塌,虛無主義標誌反動力的勝利。

 

海德格文集《林中路》的附錄4,尼采的話「上帝死了」(1943年),這樣寫道: 


即使在那超感性世界裡,上帝從他的統治寶座上消失,這一位置本身是仍保留著的,雖然已經空置。並且,空缺的位置要求重被佔據,要求已消失的神由其他東西來取代。

 

通向虛無主義是每一種曾經佔據「上帝位置」的主義的最終結局。人類歷史之所以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運動過程,就在於虛無主義必須被一種新的偉大精神所超越,反動力必須被一種活生生的能動力所逆轉。這種超越和逆轉如何實現?這就需要尼采所說的關鍵時刻——「嬗變」,需要能夠從虛無主義中脫身出來的——「超人」,去「重估一切價值」。下一集我們將談談尼采的超人,並且在理解了尼采哲學的基礎上正式引入「後人類」的討論。

前文回顧:

【01哲學編輯日課】#15. 虛無主義

【01哲學編輯日課】#14. 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