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 巴塞爾藝術展】布迪厄論現代藝術市場丨于千

撰文:于千
出版:更新:
Zeit-Photo Salon 畫廊一隅

畫廊是怎樣運作的?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固定的答案。一來,所謂的畫廊、或是藝術市場,不一定是個單一的市場。在一定的意義下,每一個藝術家所創造的「商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二來,所謂的藝術買賣中介人,本質上並沒有嚴格的守則和執照,因此,在買賣的形式上,各人的風格有所差異。但有一點幾乎是所有藝術買賣中介人都共有的,就是,他們都像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在《經濟與社會》(Economy and Society)中所描述的魅力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藝術品的經濟價值,甚至是藝術價值都是他們說了算,幾近乎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但藝術買賣中介們是如何獲得這種權威性的?首先,自身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 他們幾乎都一再強調,所謂藝術的買賣並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為了幫助年輕的藝術家,甚至是為了人類的藝術發展。因此,他們盡可能不談藝術品的價格,而當談起金錢時,他們把經濟利益表現為「造就藝術價值」的手段。

 

然而,如此反經濟學的市場是如何運作的?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相信藝術商的說話。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到,如此無私的行為是不太符合邏輯的。又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以紐約一般的畫廊為例,買賣中介會把大約40-50% 的利潤收為己有。假如他們單純是為了扶助藝術家,收取一半的利潤會否太多?

 

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文化生產的場域》(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第二章的開首裡說,藝術市場的運作是一種否認(dénégation)行為,而藝術買賣中介只是假裝不在做他們想要做的事。而這種否認的行為,是他所說的習性(也有學者認為譯作舉止)(habitus)的結果。所謂舉止,是一個體在一特定社會語境下,幾乎似是直覺性的行為和思想。藝術買賣中介們直覺性地實施著否認這種行為,甚至,在思想上,他們認為純為金錢利益的轉手買賣都觸犯了禁忌。但背後的原因又是甚麼?

 

布迪厄認為,表面看來,藝術買賣中介的否認行為有兩種解讀方式:他們要不就真的是無私;要不就是以某種名義作為煙幕,暗底裡是為了自身利益 ── 布迪厄稱之為「意識形態的面具」(ideological mask)。然而,這兩種解釋都不太如理想,因為他們都不符合布迪厄所說,藝術場域的「二元性和表裡不一」(duality and duplicity)。

 

布迪厄對這種二元性和表裡不一的個人解讀是,藝術交易的意圖似乎是兩個面向的混合 ── 藝術品既是經濟商品,也是具意識形態意義的象徵性物品(symbolic object)。

 

藝術作為商品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先談談藝術作為經濟商品。布迪厄認為,藝術品當然也像市場上一般的商品,具有金錢利益的面向。因此,問題只是,為什麼它不像一般商品一樣明碼實價,卻要閃閃縮縮的,對金錢避而不談?事實上,為了將藝術品的藝術價值面向和經濟價值面向完全分離,大多數畫廊都會把店鋪分成兩個區域:畫廊的門面只放置藝術品,在那裡談價格是不禮貌的行為;真正談價格的地方,是店內的一個後室。

 

當然,我們在藝術和經濟兩種價值分離的原則下,我們不難想像談論價格時的禮儀。假如你直接問藝術買賣中介,某件藝術品將來的金錢價值,這幾乎可以說是一種無禮的表現。在藝術的場域內,一個學懂了舉止的中介大概會告訴你:「買藝術品主要是看它的藝術價值,和你喜不喜歡,只看將來的回報不買算了。」當然,一個精明的中介不會輕易讓藝術品將來的經濟價值底於現有的價值。

 

有趣的是,藝術和經濟兩種價值分離不只出現在中介和買家之間。一般而言,藝術家的經理人當然知道作品的潛能,知道哪一類藝術品能夠賣出更高的價錢。但為了整個藝術場域舉止的一致性,他們不會干預藝術家的創作 ── 干預被視為對藝術家的不尊重。由此推論,藝術家與中介的關係其實非常之微妙,甚至可以說,他們需要從單純的經濟互利關係,昇華到某種更親密的關係。一些中介甚至說,他們每天都會打一通電話跟藝術家們聊天;兩人之間一但鬧不和,隨時影響一個藝術家所有作品的市場價值。

 

然而,這一切真的是為了藝術價值嗎?作為新馬克思主義者,布迪厄當然從一開始就不會如此思考的。甚至說,他打從一開始就認為,藝術價值不過是從屬於經濟價值,或是意識形態價值的一種工具價值,是一種手段。比如說,他把藝術市場分成了代表著兩種意識形態的品味:傳統派和前衛派。這兩種意識形態對所謂藝術價值明顯有不同的準則。

 

但不論意識形態的本質,我們還需要問:「談及藝術價值如何幫助藝術家和中介獲取經濟利益?」

 

布迪厄的答案是,中介們不談藝術品的經濟價值,能夠造就將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其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更願意相信不只談錢的藝術中介,在長遠而言,那些中介所建立的名聲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如此一說,所謂的藝術中介其實不只是交易的中間人,在很大的程度上,他們具有決定藝術品的經濟價值,甚至是藝術價值的權力。

 

但是,單說是為了藝術價值可以嗎?從另一個角度看來,買家為甚麼關心藝術品的藝術價值?當然,不少人會說,藝術品本身就令人賞心悅目,當然是具有欣賞的價值了。不過,這種說法似乎不能擊中買家的內心世界 ── 畢竟,只為欣賞的話,買一件精緻的印刷本不就可以了?這便涉及了布迪厄所說,藝術場域的另一個面向:藝術是象徵性物品。

 

藝術作為象徵性商品

 

《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英文版封面

布迪厄早在他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裡提及「象徵性」這個概念。大體以言,布迪厄把資本分為兩類:經濟資本和象徵性資本。後者又可細分為多種資本,如文化資本、語言資本、科學資本等等。在多種資本之中,藝術品屬於文化資本。

 

但「象徵性」這個概念所發揮的是甚麼作用?象徵性資本的其中一種作用是工具性的,它用作為一個體帶來某種社會上、或文化上的優勢或劣勢。以藝術市場為例,擁有某個畫家的畫作是一種文化資本,是屬於某個階級和意識形態的象徵。如布迪厄所舉的例子,浪漫主義的「發明」是對當時突然湧現、不屬於傳統中產品味的市場的回應。那些買家當然本身也是非常「中產」的,他們試圖推舉浪漫主義,把浪漫主義者描繪成真正具有創造力的天才,展現出一種自由、反中產式的美學意識形態的姿勢,從而跟陳舊的、形形式式的舊有品味對著幹。

 

你可能會問,同是為了獲得某種文化優勢,那些人為甚麼不直接買已被傳統中產認同了的畫作,而要另起爐灶?一個簡單的原因:當然是政治和意識形態的考量。比如說,印象派的興盛,不多不少還是靠著跟第三共和對著幹的政治勢力的支持,從政治上而言,那些不服從於政權的人必須另起爐灶,集結新勢力。

 

至於,擁有一件藝術品是一種社會上、或文化上的優勢還是劣勢,則隨不同的群組有所差異。又以布迪厄對傳統派和前衛派的分野為例,於代表著中產品味的傳統派而言(雖然這是比較粗糙的說法),擁有一件前衛派的藝術品並不能為你帶來文化資本(一些數據指出前衛派藝術家一般擁有較少經濟資本)。

 

然而,以上所說的藝術品交易,只算是藝術作為象徵性資本的其中一個面向。在更嚴格的區分之下,象徵性資本其實分為三種:物化資本(objectified capital)、習性資本(habitus capital)、和內化資本(embodied capital)。藝術品的本身正正是以上說的第一種。除了購買藝術品之外,到畫廊、博物館欣賞藝術品也算是一種物化資本。

 

因此,我們似乎又看到藝術品市場的另一個議題:有經濟資本的人能夠透過買藝術品展示自己的文化資本,但他或許對藝術品一無所知。布迪厄便提出了習性資本這個概念,它是指對藝術品的知識 ── 舉例說,當跟朋友遊博物館時,能夠展示出對藝術品的理解,也是一種文化資本。

 

其三是內化資本,以藝術為例,品味就是一種內化資本。根習性資本不同的是,品味不單純是知識,還是一種內在的視野。一個人能夠具有對一件藝術品的知識,知道它之所以為藝術的「遊戲規則」,但他不一定能真的享受藝術品帶來的愉悅感 ── 此為美學家對美感判斷(aesthetic judgment)和美感賞析(aesthetic appreciation)的區分。

 

到最後,布迪厄雖然把藝術品視為經濟物品和象徵性物品的結合,但他認為,藝術品的象徵性價值(不論是文化價值,還是意識形態價值 )還是為了長遠的經濟利益 ── 內化資本似乎最能展示這個面向。簡單說,藝術市場有作為爭奪權力的面向,但權力終究還是受經濟動力作牽引。但那是後話了。

 

參考讀物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outledge, 1989.

──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 “The Market of Symbolic Goods.” Poetics, vol. 14, no. 1-2, 1985, pp. 13–44.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ic J. 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Polity Press, 2013.

 

Ekelund, Robert B., et al. The Economics of American Art. Issues, Artists and Market Institu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Horowitz, Noah. Art of the Deal: Contemporary Art in a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Quemin, Alain. “The Impact Of Nationality On The Contemporary Art Market.” Sociologia & Antropologia, vol. 5, no. 3, 2015, pp. 825–856.

 

Velthuis, Olav. Talking Prices: Symbolic Meanings of Prices on the Market for Contemporary Ar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Winkleman, Edward. Selling Contemporary Art: How to Navigate the Evolving Market. Allworth Pres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