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s von Trier的二三事|鏡花非花導演專題

撰文:陸鹿
出版:更新:

1. Guardian Arts Diary 於2009年舉辦過一次讀者調查:「Lars von Trier——天才,或是騙子?」最後得出的結果,相信Lars von Trier自己亦甚為滿意:60.3%的人認為他是「天才」,39.7%認為他是「騙子」——上述的比例,用來形容Lars von Trier的故事風格似乎相當貼切。馮·提爾善於設定光怪陸離的敘事背景,角色常有出乎意料之舉,以精妙而到位的反轉,將觀眾的心理狀態算計玩弄得翻來覆去。

 

具體例子可以看看在《失落伊甸園》(Antichrist)首映以後,其中一名觀眾拿著麥高峰直言:「我不喜歡你的電影。我很生氣,因為我覺得被你操縱(manipulated)了。你對此有甚麼看法?」

「我覺得好極了。」Lars von Trier面帶微笑,冷靜簡潔地回答。

2. Lars von Trier在丹麥電影學院(National Film School of Denmark)學習如何成為導演。他發現丹麥電影既「沉悶」(boring)又「乏味」(insipid),而卻對「魅惑」(fascination)、奇蹟、特別效果的運用相當拘謹,出生、成長於丹麥的Lars von Trier決定逆其道而行,將這些丹麥電影中的禁忌(taboos)發展成自己的風格。年輕的他很快以兩套「非丹麥風」的電影獲獎,在學院內引起爭論。這兩套電影,一套是《夜曲》(Nocturne, 1980),另一套是《一座浮雕的圖像》(Images of a Relief, 1982)。

 

《夜曲》以一夜無眠的女子的臆想與焦慮開展故事。女子明天早機到巴西去,她對光線敏感,噩夢便是一個男人在一面迎光的窗戶外,破窗而入,讓整個房間充斥著破碎的玻璃與無法直視的陽光。女子只好起來,開著屋內那個鮮紅卻無法照亮房間的燈泡,打電話給朋友訴說自己的噩夢。第二天,她不負所望地錯過了飛機。最後女子站在機場的落地玻璃窗前,看著一大群鳥飛過破曉不久的灰藍色天空。

 

《一座浮雕的圖像》是Lars von Trier的畢業作品,他後來那廣為人知的故事與美學風格,基本上在《浮雕》時已見雛形。故事設定於二戰最後一日,而在不久之前的1945年5月4日,納粹德國佔領了丹麥。電影以從未公開過的丹麥電台記錄片段啟首:丹麥平民毆打、虐待懷疑通敵分子。人們將德國軍人集中到廢棄的工廠內,在黑暗當中一個接一個地槍斃。主角Leo是德國公務員,被自己的情婦Esther出賣,在森林中被捕。被捕的前一刻,Leo回憶起童年時與雀鳥「聊天」、猶如田園牧歌式的經歷;現在,它們清脆的叫聲,卻變成了召來屠殺自己的劊子手的警報。在他的死亡時刻,突然出現機器神(deus ex machina)將他升起,穿越一片茂密的松樹枝葉。電影到此告終。

 

《一座浮雕的圖像》贏得了歐洲學生電影節(European Student Film Festival)首獎,並且成為當地第一套以商業形式公映的學生電影。Lars von Trier的作品風格,在《一座浮雕的圖像》已見雛形:破格、尋求歷史共振、超現實元素。

 

3. Lars von Trier喜以「三部曲」(trilogy)的形式拍攝系列電影。在他早期的作品當中,對曾被納粹德國佔領過的戰後歐洲的關注,成為內容的主旋律。Lars von Trier曾以地圖角度解釋自己對相關議題充滿熱誠的原因:「如果你看歐洲地圖,第一個見到的就是德國。從丹麥的方向看來,德國就是全歐洲」,而納粹主義就是「那個巨大的歐洲創傷」。以畢業作品《一座浮雕的圖像》為前奏,緊接下來的「歐洲三部曲」(The Europa trilogy):《犯罪元素》(Element of Crime, 1984)、《瘟疫》(Epidemic, 1987)、《時光倒流歐羅巴》(Europa, 1991),繼續處理上述那已然「被接受」、「痊癒」的「歐洲創傷」。

Element of Crime, 1984

 

 

《犯罪元素》是一套充滿末日氣氛的新黑色電影。前警探Fisher罹患創傷性頭痛與健忘症,希望藉由催眠恢復一段探案的記憶:當時,他參與調查一宗以售賣彩票的年輕女子為目標的連環殺人案。案情最新的發展是,Fisher的前輩探員、《犯罪元素》的作者Osborne將疑犯從四人鎖定至一人——Harry Grey身上,並且已經將案件解決了。

 

其中一個情節為,Fisher將兇案現場的地點連成地圖,顯示出“H”字眼。這些地點都是德國的偏僻城市,“H”可以假定為兇手Harry Grey的簽名。另一方面,亦暗示了電影中的歐洲末日狀態,是為「後德國大屠殺狀態」(post-Holocaust Germany)。

 

 

+5

 

對催眠所見景象的模擬,是為「歐洲三部曲」的共同特色。在《犯罪元素》中,一位開羅的精神科醫生將主角——前警探Fisher催眠,讓他回到兩個月前,面對自己過去,回到追兇現場;《瘟疫》以虛實交替、雙重後設的方式講述歐洲瘟疫蔓延的1830年代、年輕醫學生梅斯梅爾的故事,其中女主角被催眠回到那個鼠疫之年;《時光倒流歐羅巴》更是將劇院與催眠術並置:敘事者—催眠師邀請「你」進入到電影當中。「三部曲」都將歐洲視作「創傷現場」,透過催眠術,讓主角回到災難發生的原點;而在整個穿越過程當中,都有畫外音或多或少地參與到畫面之內。

鏡花非花活動詳情:CULT片向!鏡花非花電影講座第二單元: 愛在抑鬱蔓延時 (共三節)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