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專輯 03. 形象學,被損害的不朽|黎子元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作者 | 黎子元

 

到了最後,不朽的不是任何一個人,而總是形象,所以關於如何經營這個形象,便成為像歌德這樣的偉大人物必須掌握的技術。對於這套技術,他自認早已得心應手,拿捏分寸都能恰到好處。一八〇八年十月,將近六十歲的歌德一接到拿破崙的召見,便立即放下手中的書稿,奔赴會面地點。偉大文學家相信這次與偉大戰略家的歷史性會面能讓他的不朽增加一些。他也無法預料到拿破崙當時正向西班牙用兵將會以慘敗告終。  

倘若在歌德的時代,偉大人物還需要為了經營自己的不朽而勞心勞力、窮其一生,二十世紀下半期以來,一個開誠布公地專門為人們經營形象的學問便應運而生了。由談論不朽形象出發,昆德拉在小說中提出了形象學(imagology,又譯意象學)問題: 

點擊圖集閱讀《不朽》精選段落

+3

形象學的出現,或者說形象學作為一種專門學問,一種產業,為不朽帶來了甚麼?歌德對於不朽的經營終究是虔誠的、畢生的,是一種偉大人物的神秘的內心自覺。然而形象學卻是將內在的扭轉成公眾的,將不可以示人的特意解剖給人看,將不朽轉變成了生意來百般操弄,事情於是就變得淫穢起來:我明明知道你知道我在操弄而我照樣操弄給你看,你明明知道我在操弄而你依然對於觀看我的操弄樂此不疲。 

如今,受到形象學的啟蒙,每個人都知道:形象就是一切,而一切形象都是策劃。於是,歷史上不朽的形象也被這種把真相揭穿的回過頭看,一種狡黠的、反身的意識,給損害了。以此類推,從不朽的形象到不朽的思想,一切都被視為是策劃,是有意為之的建構,因而不會再被人們認真對待了,反過來只會遭到人們唾棄和嘲諷。這種自以為知道一切、拆穿一切、戲弄一切的文化,就是當世的犬儒主義文化。在這種文化語境下,憤世嫉俗的人們認為自己不會再被甚麽所欺騙了,然而這種自認不再被欺騙才是對自己的最大欺騙。 

形象學是應運而生的。它就形成於二十世紀下半期人類社會進入技術影像體系的時候:思想敗落,規範失效,影像文化成了主導。昆德拉宣稱: 

點擊圖集閱讀《不朽》精選段落

明天讓我們來談談影像文化興起、書寫文化沒落與歷史終結之間的關聯,談談當歷史終結之後,不朽意味著甚麽。 昆德拉的捷克同胞、出生在布拉格、同樣遠走他鄉的媒體理論家傅拉瑟(Vilém Flusser,1920–1991),他的「技術影像」理論將被引介,來與昆德拉的思考相互照應。

 

原著文本:《不朽》,米蘭・昆德拉著,王振孫、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出版.

 

炎夏將至,閱讀讓人頭腦清涼!總有一些時常聽到的作家與名著,以往卻來不及好好閱讀。在這個夏天,和01哲學編輯一起讀讀看吧。我們為你準備了【原著選段+哲理小文】的閱讀公式,每次用5分鐘,領略原著精髓,跟隨01哲學編輯延伸思考,快來試試。首先為大家帶來的是米蘭・昆德拉專輯,敬請關注。

米蘭・昆德拉專輯 01. 死亡與不朽是難分難捨的一對|黎子元

米蘭・昆德拉專輯 02. 不朽的是形象而不是個人|黎子元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app.link/cTGh7iIcxP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