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語言學家》:為何我們對臭味的形容詞總是比香味多?

撰文:麥田出版
出版:更新:

在教導我們如何從菜單閱讀出餐廳的自我定位之後,《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從菜單看全球飲食文化史》作者任韶堂(Dan Jurafsky)繼續以語言學家的專業,從英文網站到古老的廣東話,研究人類品評食物、飲品好壞時所用的詞語。他觀察到一個現象:好評的語言往往空泛而重複、單調,但劣評的詞語卻極為具體、變化萬千。
本文出自書中第七章〈情色、藥癮以及壽司卷〉。

本書第一章 〈如何讀菜單〉——《餐桌上的語言學家》:華麗詞藻是高級餐廳之為「高級」的指標

如果在舊金山街頭詢問路人,他們最喜愛哪家店販售的炸玉米卷(taqueria),你會獲得非常多的回饋。我喜歡密遜區 La Taqueria 餐廳的豬肉絲(carnitas)口味,而我的朋友卡文則對二十四街 Taqueria Vallarta 的沙威瑪烤肉(al pastor)念念不忘。同樣的,舊金山人對港式點心也各有所好,而自1880年起,每到傍晚,攤販各自推著大桶辣雞肉玉米粽沿街叫賣成為舊金山聞名的街景,人們也對玉米粽各持己見。(當然,有些餐點根本不需再詢問任何人的意見──吃烤鴨最棒的地點當然是日落大道上的祥興,不過千萬別跟其他人說,排隊的人夠多了。)

這種現象並非僅發生在舊金山。如今只要上網查關於餐廳、葡萄酒、啤酒、書、電影或牙線品牌,也不免得瀏覽一番無數網民留下的各種評論。美國就是一個由不同言論觀點的人民組成的國家。或許我們擁有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1835年的《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中所預測的美國人特質,他曾指出,在美國「公眾意見會因人民對極小事物有數千種細微差異而分歧。」

延伸閱讀——托克維爾:大革命未必催生新制度

而網路上的餐廳評論則是群眾的智慧,如今儼然是眾人皆知、發掘新餐廳的途徑。舉以下在 Yelp 上某間餐廳的正面評論(獲滿分五分)為例(以匿名形式摘錄) :

我超愛這裡!!!新鮮、簡潔、優質又傳統的小型壽司店⋯⋯每道餐點的製作都能感受到廚師的用心⋯⋯廚師對於自己的作品相當自豪⋯⋯點的任何一道菜都非常美味!!!

再來看看負面評論(五分只獲得一分):

服務生若非新人,那就是服務非常糟⋯⋯我們等了十分鐘她才注意到我們⋯⋯點完開胃菜後竟然得等上四十五分鐘──四、十、五分鐘!甜點則是又等了四十五分鐘,最後我們甚至得自己去找服務生要帳單⋯⋯他看都沒看我們,甚至不等我們回應便大步走開⋯⋯巧克力舒芙蕾令人失望⋯⋯絕對不會再來這家店。

身為食客,我們會利用這些評論來決定前往哪家餐廳用餐(前面所談的第二間就算了吧)、買哪一本新書或看哪一部電影。然而身為語言學家,我們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評論以有助於了解人性。這些評論顯示,人類會以武斷且直率的方式表達,而字裡行間的比喻、情緒和感性,正是用來了解人類心理學的重要線索。

在一系列的研究過程中,同事和我採用了計算語言學(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技術來分析這些網路評論。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維克多.查胡奴(Victor Chahuneau)、諾亞.史密斯(Noah Smith)和布萊恩.路里居(Bryan Routledge),以及曾一起研究本書〈第一章〉的同事 ,我們合力調查了 Yelp 網站上,人們在2005年至2011年期間,對位於七座城市(舊金山、紐約、芝加哥、波士頓、洛杉磯、費城、華盛頓)裡的餐廳所留下的印象,共計一百萬筆評論,而這些城市和餐廳,與研究〈菜單〉時的樣本一樣。在電腦科學家朱利安.麥可奧里(Julian McAuley)和朱爾.萊斯柯維克(Jure Leskovec)的協助下 ,我得以目睹論壇網站 BeerAdvocate 上,數千名網友於2003年至2011年間,對於其所喝過的啤酒,所留下的五百萬筆評論。

BeerAdvocate 網站頁面(BeerAdvocate)

稍後我們將得知,人們在評論聞起來很臭的啤酒、失望至極的服務或是絕佳美味的餐點時,正是足以了解人類語言普及化(如人類偏好樂觀主義和正向情緒,以及很難找出確切字眼描述氣味等)、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比喻(如為什麼用藥癮指稱某些食物,色欲卻暗指其他事物),以及人類易受創的日常生活面向的關鍵線索。

我們就從簡單的問題著手:最容易聯想到正面或負面評論的字彙有哪些?要找出答案,我們必須計算某字彙出現在正面而非負面評論中的頻率(以此類推,找出最常出現在負面而非正面評論中的字彙) 。

正面評論(不論是餐廳或啤酒)一般來說,都會與所謂「正向感情詞語」(positive emotional words)或是「正向情緒詞語」(positive sentiment words)有關,如下列詞語:

love, delicious, best, amazing, great, favorite, perfect, excellent, awesome, wonderful, fantastic, incredible(愛、美味、超棒、驚人的、好的、最喜歡、完美、太好了、絕佳、美好、極佳、難以置信)

負面評論(以下簡稱負評)多使用「負面感情詞語」或「負面情緒詞語」:

horrible, bad, worst, terrible, awful, disgusting, bland, gross, mediocre, tasteless, sucks, nasty, dirty, inedible, yuck, stale(可怕、不好、最糟、糟糕、差勁、噁心、乏味、作噁、普通、毫無特色、爛、亂、髒、難以入口、討厭、不新鮮)

可怕(horrible)或糟糕(terrible)這類詞語多指令人感到恐懼或覺得糟糕,反觀美好(awesome)或極佳(wonderful)則是指令人敬佩,或是感受很好之意。然而,人類天性易於誇大其詞,所以隨著時間過去,即便實際經驗並不覺得可怕或是感到不可思議,也會使用這些詞彙。

(Unsplash: Jon Tyson@jontyson)

如此一來,便產生我們所謂的「語意虛化」現象,比如 awe 的本意(產生敬畏之意)在 awesome 之下淡化。所謂語意虛化正是這類情緒性或感性字詞被普及化,love這個動詞亦可見虛化現象。語言學家兼辭典編纂者愛琳.麥肯(Erin McKean)曾指出 ,1800年代晚期以來,love 一詞從原先充滿浪漫情意的核心概念,被年輕女性普遍用來討論自己與喜愛之物,如飲食之間的關係。1915年,露西.蒙德.蒙哥馬利(L.M. Mongomery)的《安妮的愛情》(Anne of the Island)中,一名年紀較長的女性曾抱怨,年輕女孩誇大使用「愛」這個字來描述食物的情節:

現在的女孩談吐相當華而不實,根本沒人知道她們到底想表達什麼。我年輕時才不會這樣。那時的女孩不會說愛防風草根,一如她愛母親或崇愛救世者的口吻談及這些事。

語意虛化亦能解釋醬料(sauce)或莎莎醬(salsa)這類從原本加鹽、鹹的(salted)一字出現變革的原因,但是現在談這個進度太超前。目前對於評論仍有許多待了解的部分。

首先,從負評開始。下方說明是摘錄自 BeerAdvocate 網站上某筆語意強烈的負評,看看用了哪些特別或新穎的字彙來形容厭惡的感覺:蘇打水般(sodalike)、金屬的味道(metallic)、像濕掉的狗一樣臭(wet dog)、如白開水一般(water)、人工碳酸化(force-carbonated)、微薄的(razor thin):

這杯清澈的琥珀色飲料一入口,像蘇打水,但那感覺很快就消失了。從外觀看來非常像蘇打水,甜味香氣如同很膩的糖漬杏桃,微微帶點金屬氣味的麥香;味道嚐起來有狗臭味,甚至帶有人工杏桃的味道。糟糕、糟透了、差到不行。喝進嘴裡沒什麼感覺,就只是灌了很多二氧化碳的普通開水而已。這能喝嗎?去問問我家廚房水槽!

同事和我不加思索的挑出評論中的正面和負面詞彙。網友對於不喜歡的啤酒一般都會以「像白開水」或「淡而無味」(bland)來表達,他們傾向於使用不同負面詞彙來描述感覺,以表示這款飲品有多「差」,例如聞起來或嚐起來很糟(乏味〔corny〕、臭〔skunky〕、有金屬味〔metallic〕、不新鮮〔stale〕、有化學味〔chemical〕)、外觀看起來很差(像尿〔piss〕、太黃〔yellow〕、令人想吐的〔disgusting〕、單調〔colorless〕、倒胃口的〔skanky〕)、或是口感不好(太淡〔thin〕、單調〔flat〕、泡泡太多〔fizzy〕、二氧化碳過多〔overcarbonated〕)等。

(Unsplash: Thomas Park@thomascpark)

與之相比,若是喜歡的啤酒,不論是評估其口感、香氣、感覺或外觀,網友會以本章一開始提到的模糊正向詞彙加以敘述──驚人的、完美、美好、極佳、太好了、難以置信、好的。

在許多語言和詞彙上,通常描述負面觀點的形容詞會比正向觀點的還多 ,這種現象稱為「負面分化」(negative differentiation)。人類在負面感受或情境上會出現極大的差異,因此需要不同詞彙來區別;反之在快樂或好的情境下,人類感受較類似,僅需少數幾個詞就夠了。

負面分化會出現在各個層面上,舉例來說,各種語言在描述痛苦而非快樂時會有較多形容詞。與喜歡的人相比,我們會用更多詞彙來描述不喜歡的人 。人們會用類似的語彙來形容面容姣好的人,但若是長相較差的人,反而會用更多不同的詞彙來描述。負面敘述普遍比正面敘述還多的情況,在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中可見鮮明的描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其不幸。」

延伸閱讀——托爾斯泰:何謂藝術?不是要帶來愉悅 而要感染聽者體驗同樣情感

嗅覺的相關詞彙特別容易出現負面傾向,以英語來說,食物好吃,可用 delicious 形容,或是好看的事物,可用 beautiful,卻沒有其他常用的正向詞彙形容聞起來很香(smell good)。語言上能運用嗅覺詞彙一般來說較少 ,形容味覺(比如甜或鹹)或是象徵物(例如野味、麝香味、臭或金屬味)的反而較多。

有些語言會有較多嗅覺方面的詞彙 ,例如潔娜的母語廣東話。廣東話和英語不同,常見以普遍的詞語來形容聞起來不錯,也就是「香」,譯成英語為「香氣」(fragrant)之意。「香氣」在英語中相對罕見且詩意,但廣東話平日所說的「香」,其實是描述對於正在烹調的食物有多喜歡的說法,是常見的描述詞語,而「香」(heung)正是香港(Heung Gong,「香港」字面上的意思是「香之港」)這個詞的前半部。

廣東話有特別多描述味道難聞的詞彙,例如以下:

餿(suk1):米飯或豆腐放太久後,孳生細菌的酸臭味。

胺(ngaat3):尿液的阿摩尼亞氣味、氨水味。

膉(yik1):油或花生出現油耗味或鐵鏽味。

䉺(hong2):穀物(未烹煮過的米、麵粉或餅乾)腐敗產生的酸臭味。

腥(seng1):魚腥味、血味。

臊(sou1):麝香味、羊羶味、野羶味、體臭。

燶(lou3):輪胎過熱或頭髮燒焦的味道。

請留意每個拼音旁的數字。廣東話有六種音調,有些語調上揚,有的往下,且每個字根據不同音調而有不同意涵。因此這個語言之豐富,不僅止於具備各種不同表達「臭」的詞彙。

前述列出的幾個字亦出現在中國其他方言,有些字甚至已非常古老。西元前三世紀,在某本中國百科全書裡曾收錄一篇關於烹飪的文章(研究中國飲食的學者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指稱,該文章「可能是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飲饌著作」) ,文中曾提到,西元前十六世紀名廚伊尹(Yi Yin)曾詳述如何消除腥味和臊味。

伊尹(資料圖片)

可惜的是,這類用來描述氣味、富含深意的古老字詞,如今在廣東話卻逐漸消失。研究指出,說廣東話的年輕人所知道的詞彙量,遠比老一輩的人少,由於被過度保護,因此失去許多機會體會如語言學家席拉瑞奧.德蘇薩(Hilario de Sousa)所言,「祖先那一輩才能感受的文詞多元性」。

許多語言少見詞彙形容氣味或許是近幾年的現象,可能起因於都市化(保留下來的詞彙通常在城市之外的地區較常使用)、過時和遺傳(人類身上原本感知特殊氣味的幾種基因編碼已經失能 ,這可能與靈長類三色視覺〔tricolor〕發展相關),或是與各人對嗅覺的感知不同。比如說,基因組成不同會使每個人對白蘇維翁酒(sauvignon blanc)的草根香有不同感覺 ,特別是葉醇(cis-3-hexen-ol)的味道。而能從尿液中聞到蘆筍特有的硫磺味 ,這也同樣與人體基因組成有關;根據最近一項實驗指出,有百分之八的人不會在吃完蘆筍後產生帶有味道的尿液,而百分之六的人則是根本聞不到。(我太太是生物學家,當她看完那篇文章後,立刻煮了一大盤蘆筍直接進行實驗。)由於每個人聞到不同氣味的能力不一,這可能也是單一語言難以順利發展出氣味相關詞彙的原因。

氣味難聞所引起的語言分化其實正是「負面偏差」(negativity bias)的一個面向,亦即人類本來在感知負面情境上易有偏差的概念 。本章一開始的負評便是一例,要深入了解這部分,需要調查負面的情緒詞彙如可怕的(horrible)、糟糕的(terrible)、嚇人的(awful)和令人作嘔的(nasty)等字,並研究其背後的發展淵源;沒錯,正是這些字背後的故事。

《餐桌上的語言學家:從菜單看全球飲食文化史(改)》

作者|任韶堂 Dan Jurafsky

譯者|游卉庭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本書內容獲「麥田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