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愛情與資本論》:當馬克思在寫到剩餘價值的時候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01哲學編按】克勞斯・吉廷格(Klaus Gietinger)所著的《馬克思:愛情與資本論》,以故事的形式表現出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書寫《資本論》的歷程。本書不是馬克思的傳記,而更接近一幕幕關於馬克思的戲劇。今天選了《資本論》中關於剩餘價值的一節,讓我們以淺白的語言來再讀馬克思這個極為重要的概念。

馬克思: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資本是沒有顏色的,被分為固定資本與可變資本。

杜希與腓特列繼續在黑板上沙沙作響地寫。

固定資本是生產工具的價值(原料、生產工具,特別是機器),簡稱 c。

可變資本是工人們的勞動力價值,簡稱 v。

所謂無產者無償產生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簡稱 m。

生產資料【註1】會不斷地產生價值,直到耗盡。

「因此生產資料永遠無法帶給產品比自身更多的價值。」

工人卻可以使產品增加價值。

(Unsplash: Museums Victoria@museumsvictoria)

「這是有效勞動力的一種天賦,從活生生的工作當中,給予產品價值,並且從中獲得價值,這種天賦並不花費勞動者一分一毫,卻給資本家帶來許多收益。」

我們以 C 作為資本的話:

那麼 C = c + v + m,也就是固定資本(生產資料的價值)加上可變資本(工人的價值)加上增值。如果我們始終以資本流動的角度來看,那麼 v + m 就是新增的價值。

剩餘價值率就是 m 除以 v,也就是剩餘價值除以可變資本的價值。換句話說,就是更多工作除以必要的工作。

剩餘價值率會給出剝削程度的資訊。

要是 v 有九十英鎊的價值,那麼 m 也會有九十英鎊的價值。

我們假設一百個女工的工作值九十英鎊,卻製造了一百八十英鎊,那麼,她們就帶來了九十英鎊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率是 90 / 90,等於一。資本家付了九十英鎊,卻獲得一百八十磅。

(Unsplash: Museums Victoria@museumsvictoria)

絕對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因為工作日的延長而產生,因此,我們說,一天工作不只十小時,而是十二小時。現在我們假定付給女工們一百英鎊,然後卻有了一百英鎊的剩餘價值。意思就是,資本家每十小時就會獲得一百八十英鎊,但是他只花了九十英鎊。現在,他只花一百英鎊,就獲得兩百英鎊。之前的獲利是九十英鎊,現在則是一百英鎊。

因此資本家希望他的女工們盡可能長時間為他工作,可能的話,最好是二十四小時。這樣是不行的,凡事都有限度(體能的限度,好比階級鬥爭)。資本家卻試著讓這個限度盡可能擴張。

(Unsplash: Museums Victoria@museumsvictoria)

相對剩餘價值。

由於工作日的延長有其自然限度(在發展出來的工人運動當中也有著階級鬥爭式的限度),因此,如果資本家將必要的工作時間——也就是消耗掉的時間,讓工人換得生活所需——降到最低,對於資本家會是好的。這個法則只有當工作的價值被降到最低時才有用。透過降低工資可以行得通,但是這樣,工人會餓死,效果終究會適得其反。而工人的生活所需如果變便宜,資本家也就可以減少必要的工作。

生活所需在此不只是所需的飲食,也包括襯衫、鞋子、褲子、椅子、桌子、房子與每天需要的東西等等(之後會需要更多,這要依照社會的發展情況)。當所有生活所需之物變得便宜,一切商品的價值也會降低,因此,唯有透過提高勞動生產力才能製造等量的「生活資料」【註2】。更有生產力的東西,譬如新機器,它們與舊機器等值(假設是一千英鎊),對單一商品則付出較少價值。

商品背後的秘密:馬克思講的「商品拜物教」到底是什麼?|方川明

於是我們假定,一臺機器在它存在的年限當中生產出一萬頂帽子,另一臺則生產兩萬頂。那麼,一頂帽子之前值十分之一英鎊,之後則是五分之一英鎊。生活對於女工而言,變得明顯便宜許多。然而,她們必要的工作價值,也就是能夠換取生活所需的必要價值,卻因而降低,她們全都得到更少的工資(在此我們先不考慮罷工與工人運動)。譬如本來應該拿到九十英鎊,現在變成八十英鎊。所以剩餘價值除以必要的工作就是,90 / 80 = 1.125。

剩餘價值率已經變高(本來是 1,現在變成 1.125),剩餘價值是相對的,剝削因而變多了。

為何資本家應該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呢(無論是生產生活必需品還是其他東西)?

(Unsplash: Museums Victoria@museumsvictoria)

現在,如果製帽的資本家能夠以更便宜的價錢把帽子賣出去,就有機會賣得更多,也賺得更多。他獲得額外的營利,直到其他人也仿效他用新機器製造。

每當卡爾從圖書館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來,或是每當他清晨醒來時,偶爾看見晨曦,或是每當他又寫完新的一章(大多會在後來進行修改),就會看見自己的皮膚也製造了新的東西,這些東西既沒有使用價值,也沒有交換價值,意思就是,它們既沒有用,也不能賣。這些東西只包含膿與血。至於汗水與眼淚,平常在家裡已經流夠多了。

癤與紅疹一波一波地來襲。卡爾寫《資本論》的時候,只要中途一休息,就深陷疾病襲擊的低谷。而他只要繼續前進,就開始流膿。

《資本論》:悖論性是理解《資本論》的核心 但卻最為人所忽略

註釋:

1. 生產資料(Produktionsmittel)除了生產工具外,還有原料、廠房、土地、森林、河流、礦藏和維修器材等一切人們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的物質條件。

2. 生活資料(Lebensmitteln),指經濟、社會、文化生活所需的物品。

《馬克思:愛情與資本論》(Karl Marx, die Liebe und das Kapital)

作者|克勞斯・吉廷格(Klaus Gietinger)
譯者|彤雅立
出版社|南方家園
出版日期|2020/01/15

【本文獲「南方家園 」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