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德簽重磅協議  定向開放市場 以「期貨籌碼」抗貿易戰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早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德國時,同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並發表聯合聲明。其中,中方明確表示歡迎德國投資多個新開放領域,示好意願明顯。
然而,中國的考量也不僅是「聯歐制美」這麼簡單。

今次李克強訪德所達成的聯合聲明以《為構建更美好世界做負責任夥伴》為題,似乎直指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行為。與此同時,兩國領導人亦簽署了包括教育、汽車、通信等領域約20項雙邊合作檔,覆蓋範圍算是歷年最廣。早前路透社曾報導:歐盟方面明確拒絕,同中國站在同一戰線譴責美國保護主義行徑;此次李克強訪德成功頗豐,也算是沖淡了一些尷尬氣氛。

中國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9日於柏林共同主持中德政府磋商。(路透社)

過去未有的突破性進展

眾所周知,本輪中美貿易衝突爆發前後,中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公布了新一批市場開放領域及措施,主要涉及金融、汽車等過去限制較為嚴苛的項目。

今次訪德簽署的一系列條約中,中方提及將授予德意志銀行債務融資工具銷售資格,允許德國企業在華合資佔股比提高,以及容許化工企業在華獨資設廠,都是過去未曾提及的。

李克強亦提及「我們願同德方繼續分享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巨大市場紅利」,可見中方有意將新一輪開放紅利優先給予德國。

定向釋放紅利

如今中國在對美貿易戰中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當特朗普政府11日宣布將對額外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後,中國恐陷入「無牌可跟」的窘境。釋放經濟紅利,或是應德國要求釋放劉霞都是對德示好,以求「聯歐抗美」的方法。

然而,這種「定向釋放紅利」的方式可能更值得關注。

今年5月,李克強宣佈中方同意給予日方20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以利日本金融機構投資中國金融市場。隨後的6月19日,中亦宣布降低亞太貿易協定(APTA)締約國銷往中國8459種商品的關稅,中國急需的大豆關稅更被降至0%。

自2009年開始,中國便已經是德國汽車最大海外市場;而2015年後更超過歐洲及北美,重要性進一步確立(路透社)

軟施壓優于硬報復

中國這一策略,一方面吸取過去依靠單一市場的教訓。如今,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佔總順差八成之多,依賴相當明顯。同歐盟、日本等其他發達經濟體;以及東南亞等快速成長的發展中經濟體加緊聯繫,既是理性投資之選,亦分擔了經濟同政治風險。

另一方面,相比於打擊美國企業或商品的「硬報復」方式;將市場優先開放予其他國家,可算得上中國的「軟施壓」手段。1990年代,中國在六四事件後釋放新一輪市場開放紅利,當時的美國商界便成為北京的最佳說客,施壓克林頓政府將對華貿易及人權問題脫鉤,以免美企在這一輪紅利爭搶戰中處於弱勢。如今,當中國釋放新一輪紅利,美國企業的焦慮,及對政府施壓的強度亦可能有增無減。

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若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稅後北京反擊,他會再對3000億貨品加稅。(路透社)

事實上,中國目前經濟成長率維持在6%以上,仍屬中等較快增幅;與此同時,市場開放幅度仍有待提高,亦代表本輪開放紅利仍十分巨大,這一市場潛力便成為中國手中的「期貨籌碼」。既然現貨無法對沖美國的2000億美元徵稅計劃,不妨就用期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