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之惑】反對意見太分散 英國脫歐困局難解

撰文:唐宇廉
出版:更新:

英國脫歐形勢近期越發膠著。12月18日,內閣討論是否應為「無協議下脫歐」作準備,當中首相特文翠珊(Theresa May)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而各方亦意見不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盟研究所主任崔洪建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文翠珊遇到最嚴重的問題,不是反對聲音太強大,而是反對意見太分散。

01:香港01

崔:崔洪建

01:英國執政黨保守黨已開始加強對「無協議下脫歐」的準備,文翠珊政府努力了這麼長時間,最後關頭真的會選擇「鋌而走險」嗎?

崔:關於英國脫歐,現在誰都沒有絕對把握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文翠珊政府之前的主要目標,是把各種方案匯總為一個方案。英國脫歐公投以後,其實台面上有很多方案,包括已經提出來的「二次公投」,也包括議會否決等等。這一年半的談判時間,文翠珊實際上想把其他可能性都排除,最後就剩下一個確定性方案。

其實她的方案是想兼顧所謂的「硬脫」和「軟脫」,名義上是硬脫,但實際上走的是軟脫的路線,這是她的策略。當時她手裏有兩個牌,其中一個就是時間,所以她先把無協議脫歐拋出來,讓大家覺得要避免無協議脫歐的話,最後只能選她。

01:這就相當於先把最壞的結果擺出來,迫使大家最終選擇她的方案的一種心理策略。

崔:對,實際上她採取的就是施壓手段,用時間來施壓。她的策略體現出,她認為在諸多方案中,她有大多數支持者,但是我覺得英國政治的複雜性其實超出了她的想像。文翠珊的問題在於,從上次大選看來,她的政治判斷力出現了問題。上次大選她出現了嚴重的誤判,現在的一切後果都與前面的錯誤有關。如果她當時不提前大選,她在保守黨內部,包括在議會內部的掌控力會比現在強得多,至少不用在北愛爾蘭問題上,看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的臉色。

現在的局面正是因為她的權威下降,保守黨在議會的地位下降造成的。她一下成了弱勢政府,保守黨在議會內部也不再是強勢政黨,所以這兩層因素疊加,她對政府、保守黨的掌控變弱,保守黨對議會的掌控也基本上失去了。

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對執政保守黨,文翠珊的掌控能力都嚴重削弱。(視覺中國)

從這一點看,我認為她後面會有兩條路線,其中一條線在表面上,是所謂的「硬脫」、「軟脫」之間的鬥爭,現在更複雜,中間又夾雜了留歐派。「硬脫」、「軟脫」總的來說,還是在「脫」這個層面,現在留歐派進來,局面更加複雜,二次公投就是留歐派勢力提出的;另一條線是政府和議會之間,會發生所謂主導權的爭奪。

我並不認為這個事情已經滑向無限期,現在是什麼局面?其實兜兜轉轉已經回到剛談脫歐協議時(的情況)了,折騰了一下,現在還在做選擇。當時文翠珊拿草案對英國人說,要麼無協議脫歐,要麼在我這兒選。但是現在已經成了三選一,因為還有一個「二次公投」。現在二次公投提得比較多,這個問題成了英歐之間較量的另外一條線索,歐洲方面在釋放一些信號,似乎有點誘導英國往二次公投方向走的意味。

01:就目前出現的三種脫歐方案,無協議脫歐、現有脫歐草案以及二次公投,它們的可能性大小應該怎麼排序?從目前局面來看,似乎是多方勢力纏鬥,導致了局面的複雜性。

崔:留歐派可能有一些一廂情願,但是如果留歐派的二次公投佔據上風,那麼英國的政治混亂就很難避免了,因為要否定第一次公投,在英國政治家裏,目前沒有人敢出來承擔這個責任。按可能性排序的話,我覺得現有脫歐協議草案可能性最大,無協議脫歐次之,二次公投最後。

脫歐比較複雜的地方在於,它是多方博弈格局,英國內部也是多方博弈,歐盟看上去團結一致,但內部也有不同的傾向。前一段時間文翠珊去歐盟遊說,顯然歐洲那邊分為兩派,一派比較靈活,另一派比較強硬。不過,現在歐盟的情況比英國好,因為有談判優勢,而且如果(英國)在無協議下脫歐的話,歐盟的損失相對來說也會比英國小。

對於英國脫歐問題,歐盟佔有談判優勢。圖為文翠珊會晤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情況。(視覺中國)

投票時間目前已經確定為2019年1月14日,所以文翠珊想要推她的方案,還有時間、有機會。轉了一圈問題還在,對於英國來說,還只能在無協議下脫歐、在當前協議下脫歐,以及在二次公投裏面選擇。如果二次公投,其實不是目前這屆政府、這屆議會能解決的,因為二次公投實際上大家集體往後退,也就是說出現政府下台或者解散議會的情況,二次公投才有可能。

從當前政局來看,比較現實的可能還是二選一,雙方都提出要為無協議下脫歐做準備,的確也要做準備,這個可能性在我看來雖然不是最大,但卻在增加。如果達不成脫歐協定,雙方可能會啟動技術性的「迷你方案」,比如臨時性貿易安排、北愛爾蘭邊界問題等等,所以現在也開始討論「挪威模式」、「加拿大模式」,我認為這可以避免無協議脫歐之後出現的混亂,至少減少短期的混亂。

01:從目前這份脫歐協議草案來看,除了英國內部對給歐盟「分手費」有不同意見之外,集中爭議點就是關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的邊界問題。其實從外界視角來看,目前的協議草案既能實現脫歐,又能讓北愛爾蘭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對英國是有利的,但為什麼英國國內政壇分歧會這麼大?

崔:現在英國的問題就在於,同一個問題大家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個草案出來以後,或者北愛解決方案出來以後,它不是只有兩派,不是有人接受,有人反對,而是在反對的裏面也有好多派,反對的理由都不一樣。脫歐協議草案就是這樣,不是一派支持一派反對,而是大家都反對,但是反對的理由又都不一樣,我覺得這也是脫歐現在最大的問題。

現在北愛這個問題難就難在,又要脫歐,又要確保北愛和愛爾蘭保持原有的特殊關係。所以現在文翠珊的協議草案是把兩難的東西通過時間稀釋,也就是說,北愛爾蘭肯定是要和英國一起脫歐。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歐盟下了個「先手棋」,歐盟通過北愛問題進一步削弱英國的談判優勢,第二,脫歐以後繼續制約和控制英國,所以這一條激發了反對這個條款的英國人的民族情緒。

在脫歐協議上,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與執政保守黨存在矛盾。圖為北愛與愛爾蘭邊境。(視覺中國)

北愛政黨現在反對也是因為這個,他們的原則就兩條,一個是北愛和愛爾蘭必須保持特殊關係,第二個英國要脫歐。按照現在的北愛條款走,文翠珊就是想要歐盟出具一個「再保證」,保證在北愛爾蘭問題上有時間界限,不是永久性的。

因為按照歐盟的方案走,英國脫歐了,但是北愛爾蘭按照所謂的「後備法案」必須留在關稅同盟或者單一市場裏面。這在政治上意味著,總有一天北愛爾蘭可能分出去了。所以,這些反對北愛條款的人就是擔心,這樣脫來脫去,非但英國脫歐脫不掉,最後反而把北愛爾蘭脫出大不列顛去了。所以這就是北愛政黨反對的主要原因,要保持愛爾蘭某種特殊安排,但是並不是要留在歐盟。

01:說白了,既要求跟隨英國脫歐,又要與愛爾蘭保持特殊關係,北愛爾蘭就是想把兩頭的好處都佔全了。

崔:北愛的政黨是地方政黨,不會站在英國的利益去考慮,因為北愛內部政治其實也比較複雜,也有兩派,一派就是所謂的統一派,他們的前提就是要和英國在一起;第二,北愛又和愛爾蘭有歷史聯繫,所以也得和愛爾蘭在一起。

在北愛看來,是否留在歐盟不是主要考慮的問題,主要考慮的是,要和英國和愛爾蘭在一起,但是因為脫歐,愛爾蘭和英國的關係要重新界定,這樣一來它在中間就不舒服了。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如果文翠珊到歐盟要到了保證,保證不能因為脫歐而把北愛爾蘭重新分裂出去。

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領袖范愛玲(Arlene Foster)早前表示反對文翠珊的脫歐協議草案。(路透社)

歐盟方面,曾經有一段時期,雙方似乎找到了解決方案,就是文翠珊通過時間,把兩難問題分解:首先,北愛和英國一起脫歐,但在過渡期內,北愛可以繼續留在單一市場,這個方案實際上是對歐盟提出的後備方案的讓步,雙方似乎找到一個妥協。

但是,這個方案拿到英國國內以後,就被北愛的政黨,包括其他政黨解讀為出賣北愛。所以文翠珊太急於達成妥協,太急於拿出一個脫歐協議的草案。

文翠珊沒有想到,英國的問題不是對和錯的問題,不是二選一的問題,而是多選一,或者多選多的問題,大家想的東西根本不一樣,大家立場站得太分散。所以現在對文翠珊來說,她的包括愛爾蘭問題在內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反對聲音太多,而是因為意見太分散,她很難找到一個多數意見作為基礎。

01: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文翠珊先後出現了對形勢的誤判,卡梅倫當時認定,脫歐公投的結果肯定是「不脫歐」,而文翠珊決定提前大選,本來是認為形勢會往有利於自己的一面發展,結果又失算了。你認為這是一種巧合,還是其實這反映了英國某種政治現實?

崔:我覺得從卡梅倫到文翠珊,都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政治家很難敏銳捕捉民意和社會的變化,換言之,民粹與精英的隔閡就以英國政局中的這種形式表現出來。政治家對民意的判斷總是出現失誤,但問題在於他們又總想利用民意,這就使得他們的錯誤被放大。

英國政治的特點就是,好的方面在於它有活力,哪怕一個很小的,或者看上去一兩個人的言行都可能引起軒然大波。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它的穩定性越來越差。

卡梅倫當年答應舉行脫歐公投,直接導致後來的脫歐困局。(視覺中國)

01:在外界看來,一有什麼事就換領導人,好像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崔:一方面可以說民眾的政治參與度比較高。對於政治,民眾太熱情了不好,但是太冷漠也不好,比如說全民公投一半的人都不去(投票),那也不行。西式民主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原有的一些規則和現實的變化,需要重新找到相互磨合的結構。

英國政治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政治家各種利益,黨派利益和民眾利益、國家利益,發生了錯位。但是精英又很主動的運用這套體制為他們提供政治工具,把他和黨派的利益上升或者解讀為國家和民眾的利益。

總得來說,一方面,精英和民眾之間存在隔閡,另一方面,傳統的政治資源或者政治結構,也很難再適應目前這個社會政治生態的變化。另外,現在的政治又回到了一種個人主義的時代,每個人對利益、對政治的界定都不一樣,這實際上反映了還是沒有共識。

以前,民眾和政府沒有大隔閡,沒有那麼大分歧。從脫歐來看,當時投票差不多對半分,現在其實還是這個態勢,經過兩年半以後,大家其實沒有改變什麼,堅持的還在堅持,反對的仍還在反對,所以我認為這不是短期現象,這種磨合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