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嬌的外長 檯下的暗流:伊朗外長辭職被拒烏龍的始末

撰文:鄭悅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周一(2月25日),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在其Instagram官方賬戶宣布辭職,超過150多名國會議員致信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呼籲總統挽留扎里夫。周三(27日),魯哈尼公開表態稱,拒絕外長扎里夫的請辭。

扎里夫的突然辭職,不僅令伊朗國內的政客感到驚訝,亦讓外界對於伊朗的政局展開諸多猜測。

而周一(25日)當天,敘利亞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訪問伊朗,受到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總統魯哈尼以及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里(Mohammad Ali Jafari)的接待,唯獨扎里夫沒有收到出席通知,且事先不知巴沙爾到訪伊朗的消息。

就在巴沙爾到訪伊朗數小時之後,扎里夫在社交網站上宣布辭職消息,也正是因為這一事件,令外界認為扎里夫因不滿自己被排除於會晤之外,憤而提出辭職。

當地時間周一(2月25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訪問伊朗,圖為巴沙爾與魯哈尼握手的照片。(路透社)

不過,雖然缺席巴沙爾的會晤被認為是扎里夫辭職的導火索,但是亦有伊朗官員對於扎里夫辭職並不感到意外,而這亦不是扎里夫第一次提出辭職的要求。究其根本原因,是伊朗國內在伊朗核協議事件上存有派系爭論。

扎里夫是《伊朗核協議》的主導者,然而隨着美國於2018年5月退出協議,重啟制裁伊朗的舉措,扎里夫愈發遭到來自國內保守派和強硬派的抨擊,認為其政策無法給伊朗帶來利益,甚至使伊朗承受嚴重損失。

扎里夫是《伊朗核協議》的主導者,長期受到來自國內保守派和強硬派的壓力。(路透社)

可見,扎里夫長期以來受到了來自國內保守派和強硬派的壓力。而魯哈尼作為溫和派的政客,自上台後一直主張實行開放政策,推動伊朗與國際社會的融合,如若失去扎里夫這一擅長於與西方國家打交道的力將,將會令自己的對外政策難以施行。與此同時,倘若魯哈尼接受扎里夫的請辭,更會助長國內保守派的聲音。

因此,魯哈尼挽留扎里夫,也是希望藉此起到平衡保守派的作用。而與魯哈尼有着高度互信,被視為傾向保守派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相信在此事上也會給與魯哈尼支持,或於近期表態,或以沉默而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