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擬再延期 中美貿易協定仍可期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原訂在3月底舉行、一次敲定中美貿易協議的習特會,繼早前傳聞中的3月初海南會未成後,料將再度延期。雖然特朗普已「無限期」擱置增加對華關稅的政策,似乎確有誠意緩解中美貿易矛盾,但是外界期待的習特會一延再延,談判進展似乎確有阻礙。

繼特朗普上月大讚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甚大」後,就有報道指中美考慮在3月27、28日於特朗普佛羅里達州的私人海湖莊園(Mar-a-Lago)舉行領袖峰會,一次敲定中國貿易協議,為影響全球經濟大半年的中國貿易戰劃上句號。

有關安排更正好承接初步商定的習近平3月底訪歐行程,外界普遍認為其可能性甚高。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中美至今已舉行了七次高級別磋商。圖片攝於2月21日華盛頓。(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可是,時至上周五(8日),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卻聲明習特會的日期還不確定,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威廉姆斯(Clete Willems)同日亦指雙方未有會面計劃,為貿易談判的進展埋下變數,繼續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

談判進展 未能滿足美國強硬派

不過,在周日(10日)的兩會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指中美在匯率等關鍵問題上已達成共識,重伸中國不會以人民幣貶值來獲取中國出口的競爭優勢,看似是要向外界透露中美貿易談判的實質進展,以安人心。

雖然特朗普早前已對雙方在匯率問題上的共識表示滿意,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就曾指在所有問題都得到解決之前,沒有問題會得到全面解決,似乎是要對貿易談判進展潑冷水。

誠然,根據易綱周日所述,中美之間的共識,看似只是重覆2016年2月G20國家對拒絕匯率操縱的聲明,並加上雙方緊密溝通等空泛承諾,此等協議確實難以滿足諸如萊特希澤等貿易強硬派。

站在特朗普身後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是美國貿易政策的強硬派。(視覺中國)

另外,即使中國將會通過明文禁止強迫性技術轉讓的法律,順道滿足美方要求,不過萊特希澤等人卻將關注重點放在「執行機制」之上:執行機制雖由雙方高層會議構成,不過萊特希澤卻認為協議應讓美國保留單方面報復權利的條款。

在中方表明有關機制必須是「雙向、公平且平等」的情況下,看來實在難滿足萊特希澤的要求。

談判臨門一腳:特朗普的形象考量

然而,無論萊特希澤等人意願如何,最後拍板的還是特朗普本人。

上月底第二次特金會結束後,特朗普及國務卿蓬佩奧皆表示美朝兩國代表會繼續洽談,而朝中社稍後的公文中,也明言金正恩「約定與特朗普再次會面」(路透社)

雖然特朗普的確想借中美貿易協議之成「贏」回一局,好向國內邀功,然而在民主黨人的嚴密監視下,加上上月第二次特金會的無功而還,特朗普必須極力去除任何他急於求成而輕易讓步的印象。

如何在中方願意接受的情況下達成協議,又不至於使美國貿易強硬派公開與特朗普對着幹,造成國內批評他讓步的口實,相信是貿易談判接近功成的「臨門一腳」。

這一腳要如何踢好,確實需要時間磨合。

談判延期好過沒有協定

不過,從中美雙方的考量來看,要把這一腳踢好,只是時間問題,而非能否成事的問題。畢竟,終結貿易戰是中美共同意願,而且貿易戰雙向負面影響太大,雙方都意識到兩邊的分歧非一朝一夕可解決。

商務副部長王受文周六(9日)透露,中美貿易談判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所達成的協議將會取消所有相互加微的關稅;他同時強調任何執行機制必須「雙向、公平且平等」。(新華社)

在周六(9日)的兩會記者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就提到劉鶴上月到華盛頓談判的一件趣事,以顯中美雙方達成協議的誠意:在會談間的一次午餐時,劉鶴點的是美式的牛肉漢堡,萊特希澤點的卻是中式的茄汁雞丁;兩人一方沒有喝茶,另一方也沒有喝咖啡,卻一同選擇喝白開水,可見雙方尋求互相理解以達成共識的決心。

在特朗普的角度看來,特金二會無功而還已讓他遭到國內輿論批評,因此在比朝核問題倍加重要的中美貿易談判上,他定必要小心行事,不能急於求成,而造成最後一刻的變數。

從中方的角度看來,如果在特朗普對協議最後細節未感完全安心之前,就先進行習特會,也許會重蹈特金會的覆轍,更可能因一次失足而推遲貿易戰的緩解。

G20習特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2月1日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共晉晚餐,會議長達兩個半小時,為中美貿易矛盾打破僵局;同日卻碰上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的事件。(路透社)

由此可見,談判延期,其實是中美雙方努力為協議作最後定案的訊息,而非談判觸礁的警號。延期,雖會造成短期的市場不確定性,卻遠勝於冒上失敗風險的急就章。相反而言,如果雙方在未有詳細定案就直接進行領袖峰會,那才是值得外界擔心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