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機飛躍海峽中線 意在敲醒特朗普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3月31日,兩架解放軍殲-11戰機越過台灣海峽南部的「海峽中線」,在靠近台灣一側同國軍對峙近10分鐘之久,屬歷史首次。1996年台海危機爆發後,中共極力避免在選舉前夕進行軍事行動,以防台灣民意反彈;但今次破例升級態勢,目的似乎不是「教訓台灣」,而是近期頻頻打出「台灣牌」的美國。

1970年代前,由於兩岸空軍實力差距,國軍戰機幾乎每天均例行沿大陸海岸線進行「威力巡航」,而解放軍戰鬥機僅在福建內陸活動,甚少出海。1996年台海危機爆發後,雙方為規避軍事風險,均約定俗成不將軍機飛越海峽中線。即使是往返兩地民航機,也為規避風險,繞行東海和南海空域。

中國版「自由航行計劃」

某種程度上說,今次解放軍空軍飛越中線,更像是中國版的「自由航行」行動。奧巴馬時期開始,美軍便在南海地區展開「自由航行」行動,指派軍艦進入中國實際控制的南海島礁範圍,甚至不時進入11海里領海線。這樣的行動確實未違反相關國際法公約,但在安全層面給其他國家造成相當不安全感,甚至具有挑釁意味。

美國海軍導彈驅逐艦「迪凱特」號在西沙海域,執行「自由航行」任務。 (Getty Images)

根據美方一貫立場,台灣海峽亦屬國際水域,各國軍艦民船皆可自由航行,而美國亦在最近將「自由航行行動」擴展到台海。3月25日,驅逐艦「柯蒂斯韋伯」號(USS Curtis Wilbur)以及海岸警衛隊「伯瑟夫」號(USCGC Bertholf)便由北向南穿越海峽;而在過去九個月,美國軍艦已六度穿越台灣海峽。

對北京政府而言,既然台灣海峽屬國際水域,軍機自然也可越過台海中線「自由航行」。事實上,北京至今未承認「台海中線」有效;而根據台灣訂立的海洋法,台海中線以東大片區域仍屬公海範圍,或許北京也希望美國及其盟友體驗下「合法,但令人憤怒」的感受。在中國海軍尚無力前往美國近海的背景下,台灣、日本等盟友自然成為「被出氣」的對象。

大陸過去不時派出軍機或航母遼寧號在台灣周邊繞島巡航。(視覺中國/資料圖片)

北京欲阻台美軍事合作

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台關係升溫明顯;但在2019年之前,這樣的「外交突破」大多體現在國會法案上:2018年3月,特朗普簽署了《台灣旅行法》,解除了中美建交以來台灣軍政高層訪美限制;2018年年底通過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則重申「美國與台灣間政治、經濟及安全的合作」;如今正進入立法程序的《2019台灣再保障法》則要求國務院在半年內全面檢討對台政策,有機會逆轉國務院一直堅持的「一中原則」。

而從今年開始,美台合作正逐步向行政層面,或更為敏感的軍事層面發展。克林頓總統上台後,美國曾多次拒絕或拖延美國購買先進戰機的請求。但今次台灣國防部正式提出購買66架F-16V戰機後三天,便傳出特朗普默許交易的消息。而蔡英文早前過境美國夏威夷期間,更同當地國民護衛隊將領見面:儘管會見對象層級不高,也僅以「救難交流」名義進行,卻也是台美斷交後,首次有現任總統同軍方將領見面。

蔡英文參訪夏威夷州急難管理署(Hi-EMA),由夏威夷州國民兵司令兼民防廳長Arthur Logan陪同參訪。(中央社)

美國印太司令部陸軍司令布朗上將日前在「美國陸軍協會」(AUSA)舉辦的研討會上透露:美軍將在2020年啟動「太平洋捍衛者」演習,演練在30天內將一個滿編師團輸送到朝鮮半島以外的東亞地區。儘管布朗並未提及台灣,但由於南海島礁根本不足以為數万人編制的軍隊提供作戰空間,針對對象似乎不言而喻。

這樣的背景下,北京似乎很難不「出手」,警告台美間日益密切的軍事合作。而這樣的取態也屬中國常態:2017年12月底,駐美公使李克新便放話稱「美國軍艦抵達台灣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之時」;貿易談判進行期間,外交部也多次放話強調台灣屬中國「核心利益」,警告華府不可在「台灣問題」上吊高來賣,今次越過中線不過是北京以行動確認立場。

駐美公使李克新。(中央社)

拉高態勢有利北京

中國軍機飛躍中線次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便在Tiwtter上發文稱:「中國軍事挑釁無法贏得台灣人和民心……台灣關係法與美國的承諾反而將更加清晰。」美國國務院及國防部也發表評論,指責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破壞區域和平架構」。如今,中美經貿談判正進入尾聲,為何北京會冒著「激怒美國」的風險,下令軍機「越線」呢。

直到目前為止,特朗普同其重要的鷹派國安陣容雖存有合作空間,但卻有截然不同的戰略思維模式。對鷹派官員而言,動用一切手段遏止中國,建構「新冷戰」趨勢已不可避免;而在貿易談判進入尾聲之時,自然要尋覓新戰場保持對華高壓態勢。但對特朗普來說,或許反而擔心捲入台灣問題,激怒中國,將令早前經貿談判成果付諸東流。

主張強硬外交政策多年不得志、今日日益獲特朗普倚重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 (視覺中國)

然而,特朗普總統所能關注事務的畢竟有限。如今,他的外交重心正放在美中中貿易談判、敦促北約成員國增加軍費,以及攸關拉丁裔支持的委內瑞拉政局。特朗普既不了解東亞地區的複雜情勢,亦無心插手,便將攤子交給博爾頓等人;此時,自然是後者推動美台合作的最佳時機。若要制止這樣的趨勢,北京唯有「把特朗普震醒」,讓他直接干預鷹派的作為。

特朗普就任總統前,曾透過幕僚介紹同蔡英文互通電話,令外界震驚不已。當時特朗普一句「台灣向我們買了那麼多武器,為何不能打個電話」更嚇煞眾人;但隨著他對兩岸及東亞政治了解加深,言行也趨於謹慎。假如北京方面進一步增加對台或亞太美軍施壓力度,特朗普應該也會有所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