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保護主義日盛 為何中國反而搞開放?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8月15日表示,「我們度過了不太好的幾天」,但對於美國經濟的未來前景特朗普則表示樂觀。

特朗普所言「不太好的幾天」對應的是近兩日裏美國股市和債券出現的動盪。8月14日,美股三大股指集體重挫。與此同時,美債也拋出了「核彈級」的經濟衰退信號:10年期美債收益率和2年期倒掛。緊跟美國,全球債市,包括加拿大、英國、德國、丹麥等國的債券市場也出現多個「紅燈」。

各國債券市場的異常似乎正在拉響全球經濟下行風險的警報。在國際經濟面臨如此風險之下,中西的應對方式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發達國家築起貿易高牆

事實上,各國對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早有預見。進入2019年之後,二十國集團(G20)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除了俄羅斯和印尼)已經將自身的經濟預期紛進行了下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作出預測,世界整體增長率將放緩,下降0.1%至3.2%。全球下行壓力的凸顯,讓西方各大國感到了危機。

為了自保,西方各國開始限制外資、管控貿易出口。

最早行動的是歐美國家。德國在2017年和2018年之間出台了《德國對外經濟條例修正案》和《對外貿易和支付法案修定案》,加大了對外資的審查,擠壓了外資進入其製造業的空間。

意大利也於2017年頒佈法律,政府可以否決外資併購戰略產業的「黃金權力」被進一步適用至高科技公司;英國則在2018年7月發佈《國家安全與投資》白皮書,提出進一步擴大政府對外資安全審查的範圍;2019年3月,歐洲理事會通過了在歐盟層面設立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框架的立法。歐盟中的14個成員國都已經建立了外資審查機制。

特朗普上台後,也在2018年8月簽署生效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被稱為史上最為嚴格的出口管制規則。之後,美國商務部出台了一份針對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計算、機器人等14類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的出口管制框架。

再來看亞洲,韓國2019年1月了出台《根除產業技術泄露對策》,外資收購AI、新材料等領域有核心技術的韓國企業必需經過審查。

日本在2019年5月宣布擴大《外匯及外國貿易法》的適用範圍,收緊計算機、移動電話、半導體存儲器等製造業和軟件開發業等20個在日投資領域。日本政府還將參考美國的14類「具有代表性的新興技術」清單,詳細制定出口限制對象清單。

從上訴國家要收緊外資的產業領域,以及限制出口的產品看,基本都是目前國際上的高端產業和商品,不排除這些國家紛紛豎起在投資和貿易上豎起貿易籬笆的行為,是想保持自身的產業優勢。產業保護的行為可以讓這些國家在全球產業格局重構的變化中暫時保持優勢,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衝擊,但這樣的舉措無疑也是一種利己主義的表現,這顯然與歐美在國際上的「領頭羊」身份並不相符。

中國逆流而行

與各大西方國家的利己表現不同,中國並沒有「隨波逐流」。面對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國不僅沒有收緊貿易、投資的門檻,反而選擇選擇繼續開放市場,放鬆外貿投資限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出席達沃斯論壇時發表的講話就指出,要堅定不移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中流砥柱。

習近平並非只是說說,中國近年來為推動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一直動作不斷。

先是關税和外資。中國從2018年開始降低汽車關税。2019年1月1日,中國又下調94項產品的出口關税,並從2019年7月1日起下調298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關税。

在外資上,中國政府在2019年3月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草案)》,為中國之後擴大引進外資打好了法律基礎。

特朗普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向各國豎起了貿易壁壘。(VCG)

此外,為了預防全球經濟下行的風險,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多邊主義和貿易自由。

2019年3月,習近平出訪羅馬、巴勒莫、摩納哥、尼斯、巴黎5座城市,密集出席40餘場活動,與各國領導人進行會面,並達成了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共識。例如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會晤時,雙方發表關於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的聯合聲明。

還有6月份的二十國集團大阪峰會之上,習近平主席接連出席20多場活動,不斷強調中國高舉多邊主義旗幟,並倡導夥伴合作精神。日本首席安倍晉三及韓國總統文在寅與習近平會面時也向其承諾,共同反對保護主義,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

中國在推進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上起到了一定表率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推行多邊主義之路並不容易。

雖然各個發達國家對中國推崇多邊主義的旗幟都紛紛表示贊同,並高呼反對保護主義、推進自由多邊貿易,但他們似乎並未做到言行一致。

在現實利益面前,歐日韓並沒有像他們承諾一般維護多邊主義,而是「跟風」美國豎起了貿易籬笆,各國出台的收緊出口管制法案便是最好的例證。他們「說一套做一套」的矛盾行為,顯示出這些發達國際在亂局之下毫無擔當、急於自保的利己主義。

在這樣的形勢,中國想實現歐日韓等國與自己「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願望,恐怕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