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回顧】正處於歷史轉折點的日本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綜觀這十年,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世界格局出現了巨大的轉變。在這一轉折點之下 ,作為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既隨着時勢出現了改變,也面臨着挑戰。

總結來看,這十年的日本主要有三點變化。

首先是政治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破了一項保持了106年的紀錄,成為日本施行憲政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共計2,887天,約為八年)。要知道,二戰之後的73年間,日本的首相就像走馬燈一樣在換,平均任期均1年零7個月。最離譜的是2006至2012的六年間就換了7位首相。安倍的任期顯然是打破了日本政壇這一歷史規律。另外,安倍在八年的任期間也一直大刀闊斧地力推修憲動議,為日本成為「正常國家」不斷發力。

其次是外交上的變化。二戰之後,日本想借美國「卵翼」提升國際地位,所以在外交之上一直緊跟美國,對中俄十分防備。但隨着國際形勢的改變,美國一極獨霸的勢態開始消退,日本也在外交上做出了調整。自2015年開始,安倍一直致力於推動中日關係重回正常軌道,並多次表示要出訪中國。2018年10月安倍訪華成功,這也讓中日關係出現了轉圜。此外,日本近幾年也在積極拉近與俄羅斯的關係,還在2018年11月與俄羅斯開啟《和平協議》的談判。

最後是經濟。安倍2012年12月上任之後提出了一則有名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安倍形容它為「三支箭」。在安倍的「三支箭」中,第一支箭便是貨幣政策,實現2%的通脹目標,無限制地量化寬鬆,日元貶值,修改日本銀行法;第二支箭是靈活的財政政策,增加公共投資,發行建設國債讓日本銀行購入並長期持有;第三支是吸引民間投資的增長戰略,也就是所謂的結構性改革。

這「三支箭」可以說是安倍過去數年執政的最大招牌,同時也是助他連任至今的「殺手鐗」,一定程度上幫助日本擺脱通縮和恢復了經濟景氣。在前兩箭射出之後,日本央行採取極度寬鬆貨幣政策讓日元貶值、股市維持高點、企業出口業績也因此出現成長,企業年度獲利約84兆日元,創史上新高。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也逐漸走高,就業率出現了連續6年的成長。

由以上可知,安倍八年的任期期間確實讓日本在政治、經濟和外交上出現了一定的改變,為日本在國際格局大變的背景之下謀求到了一定的機遇。但值得注意的是,安倍在改革的道路之上還是面臨着兩大困境。

其一是修憲或難達成。安倍擔任首相之後,自民黨發起修憲提案、並倡議修訂現行憲法,以此促使日本成為正常化的主權國家。但由於修憲內容存在爭議性,引發了日本政界和民間的分歧。

根據日本修憲相關程序,發起修憲動議需要在國會眾參兩院分別獲得三分之二以上議員支持。此前在2012年日本眾議院大選後的一屆眾議院議員支持修憲的比例則高達89%。修憲的條件本來應該基本成熟,但在日本國會第25屆參議院選舉後,修憲勢力未得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這一反轉預示着日本修憲勢力想要依靠數量優勢強行修憲的可能性消失,而安倍「2020年實施新憲法」,並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目標恐怕也將難以實現。

其二是「三支箭」政策中的第三支遲遲未發。正如上文所言,「三支箭」中的前兩支箭確實對日本經濟復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這樣的效果並不持久和全面。安倍此前訂下的物價成長率2%目標,以擺脱通縮,這個目標遠遠並未達成。根據日本銀行對此作出預估,即使到2019年年度也只會達到1.5%。貨幣流通數量少的情況不改變,這也意味着安倍難以實施第三支箭的計劃。

為打開第三支箭的困局,也為自民黨2016年參議院議員選舉考慮,安倍在2016年之時又提出了一個「新三箭」的計劃。其內容分別是孕育希望強大經濟、構築夢想的育兒支援、安心的社會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為在選戰中獲得業界團體的支持,自民黨還將「增長戰略」4個字從三支箭「剔除」。可以說,第三箭似乎已經被自民黨和安倍拋之腦後。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是世界經濟強國,其變化直接影響着未來國際形勢有着重要意義。在國際格局變化的形勢下,各大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對日本穩住世界第三的寶座是一大挑戰,雖然安倍企圖通過政治、經濟和外交的變革讓日本經濟再次復甦,但新興經濟體的快速成長節奏與日本各項改革的緩慢進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倍若想要讓日本在如今競爭下穩保第三,並讓日本成為國際格局中的一極,修憲與第三支箭的困境都是需要在未來跨過的障礙。那麼,安倍是否能夠力挽狂瀾成功修憲,並把第三支箭成功射出,還將在他剩下的兩年任期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