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擺強硬姿態 華盛頓東京究竟有幾分認真?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就在中美兩國負責對外關係的最高級官員楊潔篪、王毅同布林肯(Antony Blinken)、沙利文(Jake Sullivan)開啓阿拉斯加「2+2」高層戰略對話前夕,美日外長防長「2+2」會談在東京舉行。在歷時90分鐘的會談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和防衛大臣岸信夫針對中國議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雙方在會後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表了美日聯合聲明。這一聲明以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對中國進行了點名批評,同時兩國高級官員清晰表明將要對中國採取的行動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次美日外長防長「2+2」會談將會如何影響接下來亞太地區的安全局勢?美國、中國、日本之間的關係將會呈現何種態勢?《香港01》為此採訪了日本柳澤國際智庫高級戰略研究員中島昌和日本外務省官員小早川憲次。

強硬發聲 前所未有

此次美日「2+2」會談後,兩國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這份聲明中幾個關鍵點頗為引人注意。

聲明稱,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擴張性」行動不符合當前國際秩序,損害了現有國際體系。中國在香港的一系列行動系統性的損害並削弱了香港的自由民主;中國在新疆等地對伊斯蘭教信教者及少數民族的壓迫行動日趨嚴重。美日對此共同表達關切與擔憂。

聲明還強調,應解決台灣海峽兩岸的軍事力量逐漸失衡的現狀,保持兩岸的和平穩定。

同時,聲明還對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台灣稱釣魚台)局勢表達關切,認為中國實施的《海警法》嚴重影響地區穩定;美日兩國繼續反對旨在改變現狀、破壞日本對群島管轄權的單邊行為;美國對日本做出的共同防衛承諾適用於釣魚島。

美日還同意繼續合作強化對中國的遏制能力,年內將再次舉行「2+2」會談。

2021年3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首相官邸接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同一天,美國和日本的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舉行會議,討論他們對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擔憂。拜登政府試圖重申與主要地區盟友的接觸。(AP)

在當天的會談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美日同盟是地區和平安全繁榮的重要支柱,美日共有民主、人權、法治的價值觀,「但這些價值觀在亞太地區正受到廣泛的威脅,比如緬甸,而中國也在用另一種威脅這些價值觀」。

日本柳澤國際智庫高級戰略研究員中島昌對記者表示,此次美日「2+2」會談釋放的對中國強硬信號是前所未有的。從中可以看出,同是對中國強硬,但拜登(Joe Biden)政府與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的具體操作上有着明顯區別。自上台以來,拜登政府尚未對中國進行實質性的打壓動作,但從美國高級官員不斷的布局來看,拜登政府似乎是在進行一個更大的戰略,當各個方面布置妥當之後才會真正出手。

中島認為,美日此次「2+2」會談發表的共同聲明勢必將對北京產生很大的刺激。當然,北京會不會在東海和南海有所收斂則還需要觀察,但面臨20大連任壓力的習近平不會輕易的在對待美國和日本的關切上做出讓步,畢竟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出色表現讓中南海有了更多與西方國家抗衡的實力與自信。

中島稱,即使在國際上遭到西方國家的打壓遏制,中國卻並不認為自己缺少朋友,相反,北京正在用強大的經濟實力拉攏更多的國家支持自己的立場和議程。

而稍早之前,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達了北京的立場。他稱,美日之間的交往不應針對第三方,不應損害第三方的利益。

釣島局勢 空前惡化

中國2月實施《海警法》以來,日本對此惴惴不安。日本媒體對《海警法》做了渲染式報道,強調中國將海警船動用武力合法化後對地區安全造成的嚴重威脅。

自中國施行《海警法》以來,中日關係愈發緊張起來。圖為中國海警船巡航釣魚島。(南海研究論壇)

而對此,北京則反駁稱,《海警法》相關規定符合國際慣例,是其應有的正當權益。2月16日,中國與日本的海警船在釣魚島海域爆發了近年來少有的對峙纏鬥事件。隨後日本媒體對此大肆報道,中國威脅感在日本社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

日本外務省官員小早川憲次在接受《香港01》採訪時表示,在本次美日「2+2」會談中,日本政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釣魚島問題獲得的與美國的承諾。

據瞭解,「2+2」會談,美日達成了將聯合舉行針對釣魚島被中國佔領假想的反登陸作戰演習。日本方面,自衛隊陸海空三軍將參加演習,而美國方面也將派出陸海空三軍及海軍陸戰隊參加演習,規模空前。

小早川表示,這將對北京形成重大牽制,緩解日本在釣魚島領海防衛問題上與日俱增的壓力。

而此次預告的美日反釣魚島登陸作戰演習也是兩國首次針對這一區域「有事」進行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

分析認為,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做出比以往更為明確的支持盟友的姿態一方面將使得拜登政府重新獲得盟友的信任。但此種方法對北京的產生強烈刺激不言而喻,無疑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中島昌認為,美國此舉雖然受到日本的歡迎,但美國仍需要拿出實際行動。目前上任50多天的拜登政府僅在口頭上不斷放出對北京的對抗性言語,並未祭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考慮到接下來中美高級官員將在阿拉斯加進行面對面接觸,不排除美國方面利用此次「2+2」會談對中國進行威脅,以增加阿拉斯加接觸的談判籌碼。

而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亦會對美國的言行進行觀察,在經歷了特朗普政府(Donald Trump)四年的孤立主義和與盟友間就「保護費」的討價還價後,拜登政府要重建美國在盟友中的信用。而此次美日「2+2」會談雙方達成的共識和美國對日本做出的承諾,就是檢驗「美國回來了」到底是真是假最好的試金石。

彷彿呼應美日「2+2」對中國的強硬,華盛頓又在3月17日連續制裁了中國14名官員。

面對一連串的刺激,北京會採取何種行動已經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不過有分析認為,雙方在阿拉斯加接觸前,北京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克制。而阿拉斯加接觸結束後,局勢會向何處發展,完全取決於此次接觸能否取得實質性成果。而目前輿論對中美此次接觸持悲觀態度的比例佔了絕大多數。

而無論如何,美日此次就釣魚島即將展開的軍演無疑是在實質上開了打破現狀的先河,或許華盛頓早已不指望北京會在其關注的議程上保持克制,而日本此時跟隨美國對抗中國,或許不再是會給自身帶來任何安全和利益的具有智慧的政治行動。

無論如何,在新冠肺炎大背景下,與中國展開全面對抗似乎已經僅僅是前疫情舊時代留下的思維殘留,而在美國領導力衰落的新情況下,東京已經有必要思考其對外戰略是否應該更加選擇趨於自主。

中日關係 何去何從

面對美國不斷調高對抗中國的調子,以及拜登政府正在付諸實施的聯手盟友的方案,北京的應對引人關注。

外界分析認為,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政權在特朗普政府時期保持了中共外交中的一貫的「戰略定力」,在相對合理符合中國實力的大前提下,與美國在全球展開了周旋。盡最大限度保證了實現中國和平崛起的外部環境。

圖為2021年3月1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於東京會面。(美聯社)

但由於華盛頓的步步緊逼,可以明顯看出,拜登上台以後,中國外部環境的惡化已經達到了40多年來少有的狀況。

北京在國際社會中,尤其西方國家中越發被孤立。相較於中國部分地依託資金援助和直接投資所換來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中南海更希望在西方國家中能夠擁有突破口。而日本作為七國集團(G7)中唯一的亞洲國家,中國的鄰國,對北京來說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緣戰略價值。

中島昌認為,鑑於目前對中國大陸市場的強烈依賴,日本政府在事實上追隨美國對抗中國的決心其實並不堅定。相信北京的決策層可以看清日本這一矛盾的心態,並加以利用。

中島稱,近期日本展現對華強硬的根源主要源於中國《海警法》出台以來對於釣魚島局勢的不安,而北京目前已經對於該地區的局勢具有決定性的掌控能力。北京如果能夠充分理解東京的擔憂並加以利用其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瓦解華盛頓利用其亞太盟友圍堵中國的戰略。

而惡化的日韓關係對於北京來說更是難得的機會,這意味着拜登政府無法在亞洲建立起如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東亞鐵三角。

對於中國來說,此次美日升級的對抗調子是為了阿拉斯加準備的談判籌碼,還是希望在亞太地區真正燃起一場全面對抗,尚不得而知。但很顯然,目前深陷新冠疫情的美國是否有餘力在亞太地區對抗正在崛起的中國,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此產生懷疑。而日本在這中美對抗中,無疑正越來越明顯地從二戰結束後的「堅實盟友」轉變為「投機者」的角色。

然而,即便是這樣,日益自信的北京亦必須清醒的認識,在中國國內諸多發展議題未能解決,這個國家並未實現完全崛起的大背景下,與西方保持一定程度的友好合作關係是仍然是必需之務。

針對於此,日本官員小早川憲次在採訪最後說,「新的時代,日本不應該成為中國的對立面,無論這個過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那都將是兩國的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