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立陶宛涉台外交風波 中國不必借力俄羅斯

撰文:葉侃
出版:更新:

近日,在立陶宛與中國因「台灣代表處」風波而陷入外交僵局之際,內地有媒體提議中俄可聯手「懲戒」立陶宛。根據該提議的邏輯,中俄戰略關係要對美國的盟國立威,抑制他們有美國支持就可以對中俄任意胡來的誤判。立陶宛是同時向中俄發難走得最遠的國家之一,它也理應成為中俄聯手給予教訓的首選目標之一。

平心而論,就中俄關系的基本面來說,這一提法有其合理之處。但細究之下,如果照此一說法行事給中國帶來的戰略風險要明顯高過收益。

首先是中立矛盾與俄立矛盾的性質有着根本區別,立陶宛此番看似「波瀾壯闊」的親台行為其實帶有相當程度的偶然性與投機性。如果往前梳理時間線的話,可以發現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即立陶宛出現系統性針對中國政策轉向的時間點恰逢其國內政府換屆與華府總統大選「雙重加持」的敏感時刻。

去年11月,在立陶宛議會大選中拔得頭籌的中右翼祖國聯盟上台執政。這一脱胎於蘇聯後期立陶宛獨立運動的政治力量,對西方世界推崇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特別感到親切。

因此,祖國聯盟治下的立陶宛一改此前中左翼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務實主義取向,變為旗幟鮮明的「價值觀優先」路線。

北京激烈抗議立陶宛允許台灣設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民進黨遺憾中國採「懲罰性外交」,強調沒有國家應該為與台灣友好而受到報復。(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供)

這一轉變恰與拜登(Joe Biden)當局自履新伊始力推的「價值觀同盟」外交策略不謀而合,在這種「雙重加持」的情勢之下,立陶宛配合華府共同反對中國這個「價值觀異類」問題上的政策大躍進便應運而生。

事實上,不止立陶宛,近來幾乎所有發生過政策與中國不合的狀況的中東歐國家——比如捷克、愛沙尼亞、拉脱維亞與匈牙利等都有着類似的偶然性與投機性,雖然具體案例中的表現各不相同。

換言之,如果剝離上述偶發性因素的話,包括立陶宛在內的中東歐國家與中國之間並不存在難以化解的關係死結。相反,絕大多數中東歐國家對於深入開展對華合作,並以此搭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便車興致頗高——這一點從「中國—中東歐國家17+1機制」創立至今生機勃勃的現狀來看可見一斑。

2021年2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主持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並發表題為《凝心聚力,繼往開來 攜手共譜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講話。(新華社)

與中東歐國家偶發性的對華政策起伏相比,俄羅斯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矛盾則帶有濃厚的結構性與歷史積怨色彩。因此,中國若在此時選擇與俄羅斯聯手反制立陶宛,非但無法起到「力量倍增」之效,反而可能招致中東歐國家集體將「反俄」宿怨遷移至中國的風險。即為懲戒小國立陶宛,付出的成本可能是整個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戰略的大局。

顯然,如此得不償失的選項絕不應該納入北京方面的考量範圍之內。更為重要的是,以今日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實際地位,完全能夠獨力以有效方法應對立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