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舍特難續默克爾輝煌 左翼突起或成德國新氣象

撰文:胡文瀟
出版:更新:

9月3日,離德國大選投票還有23天。隨着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宣布不再參選,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盟」)的拉舍特(Armin Laschet)、社會民主黨(簡稱「社民黨」)的蕭爾茨(Olaf Scholz),以及綠黨的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的競爭已到白熱化階段。

根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公布的民調顯示,截至8月31日,社民黨以24%的支持率領先,獲得21%支持率的基民盟緊隨其後,高出第三名綠黨4個點。

這是中左翼社民黨的支持率15年來首次超越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Politico報道稱,蕭爾茨正在以其沒有攻擊性的姿態和廣泛的聲望拉動選票,這種模仿默克爾的風格讓德國人感到信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社民黨這種老牌黨派,排名第三的左翼綠黨是此次選舉中出現的新面孔。在其候選人貝爾伯克被爆出新書抄襲、避稅繳款等一系列醜聞之前,該黨支持率一直緊咬基民盟,被德媒稱為「一股新鮮空氣」。

8月27日,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蕭爾茨正在進行競選演講。(AP)

為什麼執政16年的基民盟優勢不再?

自默克爾2005上台以來,其所在政黨基民盟16年來的支持率一直遙遙領先,但此次表現實在出人意料。

除開其候選人拉舍特在7月視察洪災時失態大笑,對選票有所影響外,德國民眾也對基民盟的長期執政產生了厭倦。德國《明鏡周刊》5月發布的調查顯示,約有65%的受訪者認為默克爾執政太久,近7成人支持對總理任期設限。

作為保守派的基民盟在16年間一直採取被動求穩的策略。德國之聲刊文指出,默克爾在歐盟層面上的決策一直不夠乾脆,比如敍利亞難民潮時,雖然她最終開放了德國,但也是等到其他歐洲國家不堪重負之後才作出決定。

文章稱,如果為了歐盟的利益,下任德國總理需要發揮積極的領導的作用,採取大膽行動,所以「歐盟已經不再需要第二個默克爾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綠黨在此次選舉異軍突起的原因。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布拉斯撰文稱,以德國的標準來看,綠黨支持更雄心勃勃的氣候政策,對金融政策有創新想法,並希望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地緣經濟方式決裂,是相當了不起的。

不過,布拉斯也認為綠黨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它塑造了一個可靠的新黨派形象,這與其曾表示若當選將願意在國家層面上與保守派結盟有關。該承諾與德國民眾需求新事物,但仍渴望穩定的心態相符。

2021德國大選街上的宣傳廣告,左邊是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右邊廣告牌的女性是綠黨候選人貝爾伯克。(AP)

兩黨執政時代結束  聚焦聯合新政府

就目前的支持率分佈來看,默克爾時期基民盟加社民黨的執政時代已走向終結,新的政府將由多個政黨組成。但具體如何,目前還不能確定。

在社民黨突然發力之前,基民盟、綠黨和自民黨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形成的執政聯盟,支持率相加超過50%。但隨着社民黨走高,福爾薩民調研究所指出,下屆政府有可能在蕭爾茨的領導下,再多出3種組合可能,分別是:社民黨、基民盟和自民黨;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社民黨、綠黨和左翼黨。

雖然局面還未明瞭,但已有聲音對新政府持悲觀態度。在德國之聲的評論文章《接替默克爾的競爭非常激烈》中,作者施納泰(Felix Steiner)以四年前基民盟、綠黨和自民黨的執政聯盟談判未果為例,認為無論何種組成,新政府都將是個脆弱的實體,「如何確保聯合政府不會因為內訌而分崩離析將成為挑戰」。